战狼观后感800字 战狼观后感(2)

时间:2021-08-31

战狼观后感800字 战狼观后感4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是影片《战狼》里吴京所扮演的冷锋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多么鼓舞人心。它让想当兵的人热血沸腾;会让正在当兵或当过兵的人骄傲自豪;会让反对当兵或不想当兵的人后悔莫及……

  《战狼》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狙击手冷锋为救队友,杀了毒枭而违抗军令。正当他要被开除队伍时,却意外得到战狼中队队长的赏识,加入了战狼部队。他与队友相互配合,最终把入侵者和毒枭赶出了中国。

  这部电影有许多地方让人振奋,可最让我记忆犹新的那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体现出了中国人的尊严和气势,更表现出了中国人爱国爱民的情怀。

  这样的爱国情怀让我想到了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外留学的钱学森由衷地为祖国感到高兴。他想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服务。但那时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科学家想回国不易,再加上钱学森的专长又与国防有关,想回去简直是难上加难。可他从来都没放弃过这个念头。1950年,钱学森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了自由。1955年10月,在总理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回归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不仅我国人民爱国,就连波兰著名钢琴家肖邦,也有这么强烈的爱国情怀。

  当时波兰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手里。肖邦在国外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他还严词拒绝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他坚信波兰不会亡。为了祖国和生计,白天,他忙于奔波;晚上,他创作曲子。因为过度劳累,使他旧病复发。弥留之际,肖邦还对姐姐路德维卡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什么是爱国?是战狼们的义无反顾;什么是爱国?是钱学森的坚持不懈;什么是爱国?是肖邦的废寝忘食……爱国很简单,我们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去热爱我们的祖国,去保护我们的祖国!就正如拿破仑所说:“人类最高的品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

战狼观后感800字 战狼观后感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遇到困难,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题记

  寒假时,爸妈带我去看了一部超火的电影——《战狼2》。

  电影简介是这样描述的:故事发生在非洲附近的大海上,主人公冷锋遭遇人生滑铁卢,被“开除军籍”;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他的计划,突然被卷入了一场非洲国家叛乱,本可以安全撤离,却因无法忘记曾经为军人的使命,孤身犯险冲回沦陷区,带领身陷屠杀中的同胞和难民,展开生死逃亡。随着斗争的持续,体内的狼性逐渐复苏,最终孤身闯入战乱区域,为同胞而战斗。

  是啊!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她曾经受尽苦难和屈辱,她的子女被侵略者称为“东亚病夫”,可正如电影里冷锋说的:“那是过去!”在中国一代代人不断努力下,现在的她容光焕发,有精锐的部队,有精良的设备,有先进的`科技……她健步奔跑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她要更好地庇护她的子民。

  有一种速度,叫中国救援。

  2016年,新西兰岛发生地震,距离震中最近的凯伊库瞬间成为孤城,得到消息后,中国领事馆第一时间租下了所有可用的直升机,将中国公民安全撤离。那一天,漫天都是中国飞机,那一天,中国人在全世界人民羡慕与无奈的眼神中,第一时间离开灾区。

  有一种情怀,叫祖国带你回家。

  2011年,利比亚局势动荡,为了保护在外侨胞,我国调动了182架民航飞机、5艘货轮、4架军机,租用20余艘次外籍邮轮,把3万多名中国人安全撤回,这次撤侨可谓空前!

  有一种声音,叫中国人来这边。

  2015年3月29日,也门内战爆发,当时美英德法等国关闭使馆,要求本国公民自行撤离,而中国,却派出中国海军,把中国公民安全接回家。面对着随时可能袭来的轰炸,一句:“中国人来这边”,一艘飘扬着五星红旗的中国军舰,让多少中国人留下了热泪!

  诗歌有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们爱着祖国,祖国又何尝不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我爱我的祖国!

战狼观后感800字 战狼观后感6

  《战狼2》上映12天票房已经狂飙突破33亿,不断打破着各项中国内地票房纪录。截至今晨,该片总票房已经超越此前排名内地票房第一的《美人鱼》,书写新的纪录。这部没有大IP、没有流量明星的“主旋律”电影,以狂飙之势席卷票房和口碑,这不仅是银幕上“冷锋”的英雄形象造就的,也是银幕下吴京敢于开拓题材、坚持职业操守的“英雄行为”使然。

  《战狼2》首先填补了内地影片类型和观众观影经历上的空缺。“冷锋”将众多元素集于一身:中国式的英雄主义、超群的军事素质与“打不死”的商业片英雄。在《战狼》系列之前内地还没有团队做过同类题材的尝试,因而影片迅速吸引观众视线,引起观影兴趣。并且影片在各个元素上都完成得比较出色,好莱坞式的战争场面结合主角“冷锋”的强大实力让观众大呼过瘾。

  其次,《战狼2》所展现的主旋律不是“口号式”的爱国,在中国国际地位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力量的彰显带给中国观众极大的满足和自豪感。

  而当我们从这股观影热潮中抽身思考,不难发现,如此超高票房中还有一部分因素来源于观众对于社会话题的参与感。应该说,《战狼2》制造了一个从电影展开、生发的社会话题,这个话题有关英雄,有关爱国,有关职业操守,掀起了全社会讨论的热潮。比如对于敬业,吴京所说的“我的底线高于你的理想”,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的关于职业操守的“金句”。社会的关注又反作用于电影本身的票房,吸引更多观众观看《战狼2》,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成就了《战狼2》的好口碑和票房神话。

  如果说,题材稀缺给了“冷锋”一炮而红的契机,商业化的操作给了让英雄晋位偶像的条件,那么促成这部英雄影片火爆的,是幕后的另一个英雄吴京——那个敢于押上自己全部身家去做军旅题材的坚守者;那个敢于对资本说不,拒绝流量鲜肉的“逆流者”;那个26次跳入水中只为完成激烈打斗动作的“职业表演者”。

  从这个角度解读《战狼2》,它的出现不仅解决的是国产电影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面临的题材荒问题,更是国产片取得成功的路径问题。

  或许未来的银幕上将会出现更多的“冷锋”,但能否复制吴京的成功,恐怕还需人家那种开拓新题材的勇气,以及不随波逐流的底气,敢于对不正之风说不的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