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2)

时间:2021-08-31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第4篇

  最美乡村教师名不虚传,他们如乡村的风光一样,美得自然,美得纯朴,原汁原味,芳香醉人,他们燃烧自己的能量点亮了学生的梦想,陪着学生成长,他们的确是最美的乡村教师。

  理想美。最美乡村教师都有美好的理想,那就是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守护乡村教育的基石。据称,中国农村中小学生有6600多万人,这么多学生需要优秀的教师,需要优秀的教育,乡村最美教师从事的是最平凡却又非常伟大的坚守工作,传播文明,开启民智,使乡村教育薪火相传。

  精神美。乡村的风光美,但很多地方的教学条件却无法与自然风景相比,条件很差,教学硬件奇缺,师资奇缺,面对困难,最美乡村教师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坚守,有的已长达30多年,从满头青丝到发如雪,与学生相依相伴,呵护学生成长,克服了重重困难,把青春和工资投入学校建设中,有的用一匹马驮出了两所学校,有的甘当学生的锅炉工,有的打着赤脚上讲台授课,有的为学生洗澡补衣,有的为学生筹集了几百万资金,而他们自己却不拿一分钱的工资……正是他们的奉献才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一批批学生才得以从大山中走向外面的世界。

  情感美。最美乡村教师怀着对教育的无比忠诚,对学生的无比疼爱,他们已然成了学生的爸爸、妈妈或哥哥、姐姐,他们最牵挂的是学生,学生最依恋的是他们,为了共同的梦想,师生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师生一起战胜了风霜雨雪,战胜了孤独、寂寞,迎来了灿烂的明天。

  力量美。乡村最美教师用他们的美散发出巨大的感召力量,一方面,他们常常一人就是一所学校,一人肩负学生所有的课程,一人承受重多的困难;另一方面,他们用行动感动了千万中国人,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开始以来,相关微博粉丝多达220万人,评选信息覆盖人群达5000万人,一些饱含爱心的个人或单位纷纷加入到资助乡村中小学的活动中,颁奖现场就已有一批爱心企业表达了自己的援助计划。同时,会有更多的教师像他们一样投身乡村教育,为乡村创造更多奇迹。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第5篇

  教师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它的存在维系着下一代教育,关乎着名族的未来。

曹瑾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她挚爱的山村教育事业,被称为“最美乡村女教师”。曹瑾的父亲曾是一名小学代课教师。2005年高中毕业,曹瑾被重庆医科大学录取,为圆教师梦,她毅然选择复读,并如愿考上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11月,临近大学毕业时,重庆主城区一培训机构看中了曹瑾的成绩和教师素养,愿意高薪聘请,曹瑾拒绝了,她说:“我觉得家乡的孩子可能更需要我。”2010年6月,曹瑾大学毕业后,来到离县城100多公里的巫山县平河小学特设岗位任教。平河小学是全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教育试点的学校。她所在的六年级2班共34名学生,其中有27个留守儿童。曹瑾以校为家,工作一年仅回家4次。她为每一个留守儿童过生日,帮他们洗脚,成了孩子们的“知心姐姐”和“全职保姆”。她在工作中总结出一套名言:“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吃糖,表扬时要给一颗大糖,批评时也要先裹一层糖”。今年5月17日,曹瑾突然晕倒在讲台上,她怕耽误教学一直没有去做检查。7月3日上午,她再次晕倒在去家访的路上。这一次,她终于上了去医院的车。而这一次离开,曹瑾再也没有回到她钟爱的讲台。当得知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后,曹瑾通过媒体公布了自己的遗愿,想把眼角膜等有用器官捐给需要的人,让她能继续看着家乡的孩子健康成长。她在遗愿书中写道:“对于支教,我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因为我爱那些孩子,至于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造化!”

        曹瑾去世后,市委书记薄熙来给曹瑾父亲曹长华写来亲笔信说:“小曹走的很早,但人生很有价值,重庆人民不会忘记!她对山村教育事业至死不渝的热忱,已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不仅使人感动,也让我们对山城的未来更有信心”。

  她热爱山里的孩子,却永远离开了孩子们;

  她最大心愿是捐献眼角膜,但病危时双眼被癌细胞侵蚀;

  她如花绽放的生命定格在22岁,却完整诉说了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第6篇

  有这样一群人,行走在曲折的山路中,穿梭在泥泞的丛林里,奔波在荒芜的土坡中,挣扎在空旷的高原上。他们坚持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承担着最艰巨的任务,守望在乡村这样的背景当中,为我们展现出教师这个职业的美丽和魅力。他们是一群最平凡而又可爱的人儿,不为一份高薪水,不为一份美名誉,更不为以后的名留青史。他们只为把关爱传递给更多的孩子,把知识传授给更需要它的人们,把一种叫做艰苦奋斗的精神播撒在祖国的乡村大地上!

  乡村教师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基础,基础中的铮铮塔尖,他们地处偏远农村,生活在中国的最基层,他们的自然条件,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学资源都要比城镇学校难十倍,数百倍,他们需要额外的关注和大爱。因为是他们支撑了民族的未来,培育了祖国的栋梁,实现了亿万人的梦想!

  在他们默默无闻的身影背后,留下了那么多让我们热泪盈眶的画面,有那么多感人事迹让我们肃然起敬,有那么多真挚情怀让我们倍感温暖,更有那么多无私奉献让我们难以置信。可是,他们的先进事迹就是铁一样的证明,我们不得不相信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辛勤的园丁在工作,有这么一些美丽的老师在激情燃烧着他们的青春,把他们所有的热情和心血都浇灌在乡村教育事业上。

  寻找乡村最美丽教师,有太多的瞬间感动了你我……

  雪山中熊熊燃烧的火焰

  在远离拉萨120多公里外,海拔高达4600米的雪域高原上,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有一所牧区小学让人望而却步。可就是有这么一位22岁的汉族小伙子,主动写下志愿来到高原为这些生活在艰苦条件下的孩子们上课。在当时学校没水没电的情况下,在与孩子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他用惊人的耐力和刻苦的毅力克服所有的困难,从完全不懂藏语到能用一口流利的藏语给孩子上课,他不仅战胜了自我更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海拔4600米的藏族孩子们。

  为了给孩子们辅导,他牺牲了所有周末休息的时间,我感动了;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他把家安在了学校,我感动了;为了把自己的一身都投入到乡村的教育之中,他坚守在雪山高原上几十年如一日,从未回到家乡看过自己父母一眼,我感动了!乡村教师宋玉刚就是藏族孩子的汉族阿爸,他用自己的青春点燃了藏族孩子的希望,他用自己的热情激励着藏族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他用自己的坚定书写了一首平凡但却激昂的动人篇章!

  闪烁在乡村中最美的笑靥

  “白领诚可贵,支教价更高!”这两句话就是对乡村支教老师邓丽最好的诠释。放弃原有的高薪工作,来到偏远的高原小学做一名平凡的乡村英语老师,面对那一群群胆怯羞涩的孩子,她没有退缩,而是用阳光般的温暖和火一样的热情呵护着孩子,引导着孩子。因为有她,孩子可以放声大笑;因为有她,孩子可以天天快乐地speak English;因为有她,所有的孩子和老师的心都被燃烧了,变得那样活力四射,激情满满!当她与孩子们互通私信,说心中的小秘密时,我感动了;当她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带领孩子们在英语的课堂中尽情遨游时,我感动了;当她为一名特殊的儿童而创造的一句手语“我们和你在一起”时,我感动了!邓丽,你用温暖消除了冷漠,你用爱心融化了隔膜。

  白龙马背的20万公里长征

  孩子就是祖国的花朵,孩子就是未来的希望,大山里的孩子也是如此,只有他们走出去了,乡村的明天才会更美丽!在群山环绕,灌木丛生的半山腰上有一所鲜为人知的小学,那里有15名学生,一位老师。为了不让这些孩子辍学,乡村老师徐德光,一个人,一把刀,用15年的时间,一刀一刀劈出了这些大山孩子的求学之路。当徐老师用满是伤痕的手,为孩子们劈山开路时,我感动了;

  当他带着白龙马,为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时,我感动了;当我看着孩子们沿着山路,走进了课堂,走出了大山,我感动了;当我看到他和白龙马,挣扎在泥泞的山路中,行走在险峻的山坡上,手中还是死死拽住那拉着孩子的缰绳时,我感动了!徐老师,用血和累艰难地铺筑了大山孩子的求学之路,用自己对大山孩子们的赤诚之爱感动着每一个人,用37年的坚守和20万公里的艰辛跋涉,守望着乡村孩子们的每一张笑脸。时光流逝,如同白驹过隙,但是徐德光老师和他的白龙马,会永远守候在这座大山里。

  有太多太多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让我们无法忘怀;有太多太多的中国农村教师正在用他们的热枕和坚守,帮助大山孩子们完成求学之路;还有这么一群不为名不为利的志愿者,放弃曾经拥有的一切,将他们美好的青春和所有的爱心,奉献给那些渴望知识,需要温暖的孩子们。也许再多的赞美也无法凸显出他们伟大的光环,也许再多的荣耀也抵不过他们坚定的守候,也许再多的感动也不能换回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满头的青丝。

  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辞藻为他们歌功颂德,只想真心地对他们说一句:温暖有你入怀抱,生命有你变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