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心理学读书笔记(2)

时间:2021-08-31

  这个逻辑落实在生活中,就成了这样的人生观:我要为别人而活!

  问题出来了,我要为你活着,你配得上吗?

  于是,我会紧紧盯着你,看你是否值得我的付出。因此,我势必变得很挑剔,而且我会轻易的看到,我都把一切付出给你了,但看看你,缺点到处都是!

  反过来,你既然为我而活,会一样挑剔我。

  结果,我们这个社会,大家都非常挑剔,容易盯着别人的道德缺陷,说三道四。

  这个逻辑进入家庭,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这样做的后果在于,一代为了下一代活,下一代为了下下一代活。于是,每一代人都没有为自己而活,都没有很好地去创造独特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很少活出自己的精彩。

  当父母喊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时候,容易导致一个恶果:大人们把自己的生命价值捆绑在孩子身上,令孩子感到额外焦虑。

  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与爱护,实在是不够及格。听上去,“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而且很多父母也真的牺牲了很多,但他们换取的,是孩子“一切都得听父母的”。

  说得难听点,一切为了孩子,可以说成是“一切都是为了繁殖”!

  不敢活出自己,这种心理在很多地方都有表现。比如说,一位女性在大学时参加了GMAT英语考试,轻松考出高分,大家来祝贺她,她的回答是:“我就是运气好,侥幸。”

  如果仔细探讨这个事件,首先心理咨询师发现,她很好胜,希望能考高分。但她害怕,超高分会引起嫉恨,所以她会这么说。这个说法的含义其实是“考这么好,不是我的主观意愿,是我之外的运气使然,所以大家不要嫉恨我”。

  类似的逻辑处处可见——我不敢活出自己、伸展自己,我怕被嫉恨、被惩罚,所以要找各种借口,说是为了别人我才这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