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笔记(3)

时间:2021-08-31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笔记5

  读张文质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我对教育中的“慢”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一种经历,甚至是一种不可或缺行为,更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发挥慢的教育艺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再次,让心态慢下来,让教育行为慢下来,慢慢走,欣赏啊!

  多读了几本书,心中似乎也有了些许底气。因此,在学校模拟的演讲比赛时,我倒也镇定从容。所以,学校的评委都说我的演讲挺好的。其实,我那几天一直在看各种案例及案例分析,有时看到别人相似的案例时心有触动,就会不由得停下来反思自己在平时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并在思考之后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记了下来,也许共鸣会让体会更深吧,因此,书中的内容记得特别深刻,自己做的读书笔记也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所以在正式比赛时,我备战阶段的所有笔记不由自主的涌上心头,原来读写结合竟有这么大的好处。我快速成稿,还留了点时间顺了顺稿子。这种且读且写的感觉真得太好了,这大概就是读书的魅力吧。

  因为读书,让我与书产生共鸣;因为有共鸣,让我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因为写作,让我更深刻地反思教学;因为反思教学,让我的课堂慢慢变得敞亮。

  从读到写到思到教,这是轮回。缺了谁,都无法重生!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笔记6

  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已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学校刚开始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推荐的书目里就有这本《教育是慢的艺术》自己想当然的以为整本书不外乎是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论述教育为何要“慢”?教育应该如何“慢”的教育实践方法。书刚拿到办公室,就被一位同事“借”走了,这一借算是有去无回了,我和它就这样轻易地擦肩而过了。

  20xx年八月陪儿子去博库,在书店又看到了这本书,认认真真看了第一篇,认为很写实,书中有很多案例都很贴近自己这几年的教学感受,看得很释怀,而且和我的课题“研究关于在教学中如何践行生命化教育理念”接轨,立即决定再次收入囊中。

  本书共分为十二个小部分,大部分是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演讲实录。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其中的第十一部分,这一部分又分为三个标题:一、教育者的良知与智慧(与教师的第一次对话)二、旅途的开始(与学生的对话)三、教育是慢的艺术(与教师的第二次对话)。论述的.结构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每一篇都是以老师或学生的问开始,然后结合案例张文质老师进行解答,觉得这种形式倒可以尝试以后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在第三段有这样一段话“后来大家谈到这个问题时有一种共识:教育很容易被简化为训斥、惩罚。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细致、耐心。但有时非常容易就是训斥、强迫、禁止。

  你可以怪体制,但细想一下,更可能是自身修养、对教育的责任,对孩子的爱心出了问题。大家感觉到生命化教育不仅是指向学生的,更是指向教师的。我们的教育行为怎么生命化起来?”还有一段“生命化教育它首先是理念性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或课题组规划出来的一个步骤,其实你带着生命的热忱进入课堂,然后对孩子所有的生命行为经常给予肯定,学生的面貌肯定是不一样的。”以前总是想着做这个课题需要我在课堂上怎么做?本书中并没有刻意地阐释到底什么才是生命化教育,也没有阐述如何进行生命化教育的方法,但是这些朴实的语言、大量的教育实例,开启了我的智慧之门,让我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位学生,更多的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灵成长。究其实,我应当用心关爱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特长,用音乐浸润生命、用情感启迪智慧。

  以前生命化教育一直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口号,理解的比较抽象。此书中大量的对话让我感到生命化教育越来越亲切,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清晰,这些演讲给了自己更多的更积极的暗示和提醒,它让我能以一个母亲的身份用关怀的态读去进行教学。尤其自己是一位音乐教师,在这方面我必须做得比其他学科的老师还要好才行。因为音乐学科可以远离考试给教师们带来的压力,让每个学生在音乐课上享受歌唱的快乐,受到音乐的滋养。虽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只有理念是不行的,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此中也包括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引领学生在音乐中寻找力量,学会在音乐中释放自己的情绪,在音乐中体验情感,在音乐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用音乐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学的成功,还有自身生命价值的提升和教师的幸福感。

  归根结底“生命化教育”就是“责任”就是“爱”!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笔记7

  张文质先生是著名的学者、作家,他一直在推行着“生命化教育”。而这本《教育是慢的艺术》是他《慢教育丛书》里的一本,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归本真,细细品味,能引起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我常常发现,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养;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鲁、卑俗,有时候这一切才是教育更为具体、尖锐的问题,但是它往往被各种任务、指标、困难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不禁问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来,有没有认真想过“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

  总觉得自己通过师范的学习,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总是急于见到成效,往往在课堂上没有细致的倾听、观察、思考学生的言行,或是一味的自己认为如何如何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更可笑的是,自己觉得还挺不错,还为自己能够这么快驾驭学生而沾沾自喜,现在想来真是肤浅的很。有时在对待一些特殊的学生时往往没什么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也觉得这样的学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责任,似乎已尽力到我的努力了,我每天要忙这忙那,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找一些理由,等等。这一切都是我日常的教育工作变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会习气,脱离了教育原来应有的本真。读了这段话,让我重新进行了思考,重新审视了我先前的一些行为,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让教育回归自然。

  “不言而喻,教师要有一颗教育的心灵,敏感、细腻、坚强、执著、明确、美好,教师甚至“要比热爱自己的党派、教会更热爱自己的学生”,教育确实要以爱为底色,谈起教育就是谈论我们的孩子和未来——然而,只要一静心我们就知道自己实在被扭曲得太厉害了,也许更需要询问的就是我们还有多少真挚的热情,承担的勇气,能够在各种困难中坚持应当坚持的执着,可是我知道这样的询问很多时候也是苍白无力的,莫名的焦灼与恐惧盘踞了我们的生活,太多的指标、任务、功利已经控制了我们的心灵,我们渴望着美好,内心都变得越来越无望与冷漠——坚冰时期仍然延续着,有时我们几乎无法越过它瞭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来”。

  这一段,告诉我们所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学校也被各种各样的功利所包围,但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时刻保持一份清醒,要拥有一颗教育的心灵,要对学生始终充满爱。一方面,没有爱,我们的教育就会偏离远来的方向,便会使我们平时的工作变得那么急躁、那么势力、那么急功近利,这样导至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任务式的教育,往往学生越学越不想学,对学习也会失去信心,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就会越来越差,如此恶性循环,后果就更不堪设想。另一方面,这样的工作状况,对自己来讲也不是不尽如意的,试想每天面对着不愿学习的学生,面对情况糟糕的教学场景,教师本人也难以获得教学成就感与工作快乐感,常此以后,身心俱疲,对老师自己的发展也是有弊无益的。

  文中张文质先生又谈到了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的一段话:“许多年来,叶澜教授持之以恒的躬行“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无论到哪所实验学校,她必定要先上教室听课(而且每次都是聚精会神地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她说这样才看得清楚每个学生的“动态”),必定要先和实验教师对话,为他们“捉虫”、指路。如果没有外出,她几乎每周总会安排一天时间,早上六点多钟就出发到一所学校,上午一听就是4节课,中午简单用餐后,就开始评课、交流,然后则是讲座和对学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她家里人告诉我每次“这样的活动回到家往往要到晚上六七点了”。叶澜老师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教育学者,她的“田野作业”方式同样令人赞叹、敬佩,启人心智”!

  叶教授是一个教育大家,她都在尽力做一些每天我们看似在平常不过的事情,她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她确真真实实的是一个教育大家,她所做持的态度是一个优秀教育者具有的优秀品质,不带任何功利。也许,教育本是件简单的事情,把每天的日常工作还原到原来的面目,便能真正好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