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谁工作》读书笔记(3)

时间:2021-08-31

《我为谁工作》读书笔记6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轨迹,有的人成为公司里的核心员工,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些人牢骚满腹,总认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所获……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

  上面这段话出自《你在为谁工作》。毋庸讳言,这本书讨论的是一个似乎有些老套的问题:工作态度。涉及此问题的书不少,但大多数书仅仅空洞地要求人们端正工作态度,而至于为什么这么做,所给的解释未能触动人们内心。

  《你在为谁工作》则不同,它通过提出“你在为谁工作?”这个需要自我反思的人生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从而让每一位员工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的朴素理念。

  正确看待工作,是端正工作态度的前提。一个人如果有“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或者“我不得已才干这份工作”的想法,那他在工作时的外在表现绝不会激情四射。那么,工作是什么?书中说:“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表达自我的机会、个人使命感以及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是我们需要用生命去做的事。”这与工作仅仅是“为五斗米折腰”“为别人干活”的想法完全不同,揭示了工作的真正内涵,为点燃工作激情打下基础。

  工作不仅能赚到养家糊口的薪水,同时,困难的事务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新的任务能拓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是为了自己。不懂得这一点,工作起来就会毫无生气,即使是身处高位、拿着高薪也不例外。

  因此,书中多次警醒人们:“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于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把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经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

《我为谁工作》读书笔记7

  你在为谁工作?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毋庸置疑,我们都在为自己工作,为生存,为自我发展的需要,为求得高质量的生命价值而生活。在人心浮躁的当下,活出本真,活出生命的尊严与美丽,是我们年轻人永恒的追求。

  在人才济济的社会,我庆幸能拥有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四年前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渴望,带着几许欣喜、期待、激情走上了神圣的讲台。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害怕因为工作的失误而被领导批评,遭致被炒的结局。每一次都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跌倒,在跌倒中反思,在反思中崛起,有泪有笑,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生命的美丽缘于工作时的倾心付出。当自己满怀热忱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时,我是快乐的。课堂上看到学生求知若渴的眼神,师生间智慧的碰撞,情感的'流动,那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是闪耀着智慧灵光的场所。依赖课堂,皈依课堂,在那里我寻求到快乐所在。只想做个平凡的引路人,将每位学生引向幸福的彼岸。

  当付出遭拒绝时,不免有些心灰意冷,甚至怀疑自己能否胜任教师这份职业。学生身上暴露的问题正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一味地抱怨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尴尬的局面,放弃更是对这份职业的亵渎。我开始尝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以理智代替冲动、以迂回曲折代替简单粗暴,在前辈的指点下突然柳暗花明,化腐朽为神奇,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原来工作不仅需要脚踏实地,更需要巧妙的策略,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生命因为前进而精彩。“不求自我提醒的人最终会落得退化的命运”,很欣赏《你在为谁工作》书中这样一句话。工作的稳定让自己安于现状,变得懈怠,缺乏危机感和自主发展的意识。随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的提高,激烈的竞争压力,猛然间觉得自己已经落伍了。无法与时俱进终究会落得淘汰的命运,时刻警醒,不断鞭策,力求进步,才会有立足之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感谢温和的提醒,让我们及时醒悟,拒绝成长会让我们未来的道路越来越窄,甚至付出丧失工作的代价。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活着,不断改进自我,超越自我,是这个时代的必然要求。

  生命之花的绚烂缘于它的努力绽放,工作着,思索着,探求着,美丽着……

《我为谁工作》读书笔记8

  作。人的一生很短暂,我们需要有一个目标,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勤奋工作。在我认为,当你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也就是体现自我价值的时候。

  通过学习使我懂得,只有在追求自我实现的时候,人才会迸发出持久强大的热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大程度地服务于社会。这种热情不只是外在的表现,它发自内心,来自你对自己工作的真心喜欢。

  我书中欣赏满腔热忱的工作者。我相信各行各业,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都在呼唤着满怀激情的工作者。同样,如果一个员工像书中的木匠那样放弃了对工作的责任,也就放弃了在工作单位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从木匠的故事让我想起曾读过的小故事——《砌墙工人的命运》。讲的是三个工人在砌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很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一个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了前两个人的老板。可见重要的不是你目前在做什么,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你目前所做的工作。为什么做着同样的工作,但十年后的结果却是迥然不同呢?

  只有在热爱自己工作的情况下,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哪怕是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

  《我为谁工作》这本书诠释了工作的意义:我为自己工作,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个事业。把每天的工作都当成自己的事业在经营,那么工作将不再乏味。人生将充满挑战和激情,我们在工作中也会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