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粽子作文(2)

时间:2021-08-31

描写粽子作文7

  我喜欢吃那香喷喷的粽子,但是我从来就没有学。今天我们就向老师来学习学。我的心里又是紧张又是激动。

  我们上楼,站在桌旁,那是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上蹦下跳。不只是激动还是紧张。这时老师来了,只见她娴熟地拿起三片粽叶,用两个拇指向里一卷,像漏斗一样。在装上米,再把棕子往上一盖,接着插上一根粽叶……我看着老师那么熟,心想:应该没那么难,但当我包时,粽子就像调皮的小孩不听使唤,把米撒到了我的脸上。幸亏老师帮我制服了它。到了最后一步系绳子,我觉得这是小意思,可它当我扣绳子时就当粽叶是滑滑梯,总往下滑,我气极败坏的对绳子说:“你学乖点,不然你就惨了!”它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一个粽子大功告成。接着我又包了6个粽子,这下容易多了。

  一回家我把粽子煮了,想:先把3个粽子给爷爷奶奶,再把2个给爸爸妈妈,自已留1个。爷爷奶奶夸我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在这次活动中,我懂得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的真正的含义了!

描写粽子作文8

  粽子是嘉兴著名特产,其中五芳斋最有特色,号称“江南第一粽子大王”,至今已有80年历史。

  五芳斋粽子以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而著称。它的选料十分讲究,肉粽采用上等白糯,后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则用上等赤豆“大红袍”,通过配料,调味,包扎,蒸煮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五芳斋粽子因其滋味鲜美,携带方便,食用方便而备受广大旅游者厚爱,有“东方快餐”之称。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只品牌。中华老字号嘉兴五芳斋粽子驰名中外,其根基在于其久远厚重的稻作文化。

  考古证实:嘉兴耕作烹制稻米的历史已有7000多年,她是世界上稻米的发祥的之一。唐宋时嘉兴已是中国东沿海主要的产粮区“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足见嘉兴稻作文化所营造的富庶繁荣。

  “五芳斋”粽子呱呱坠地虽是20世纪20年代的事,但它在田腹中孕育却有数前年之久,可谓根深蒂固。为其如新,其发必盛五芳斋40年代就驰名江、浙、沪地区,号称“粽子大王”,如今更是嘉兴的饮食文化的代表。

描写粽子作文9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在这些节日里,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端午节。

  那是上五年级时过的一个端午节,快放学了,老师走进教室说:“明天学校举行包粽子活动。”“耶!”就这样同学们都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第二天,我们排好队到餐厅,老师还叫了几位家长,大概是教我们包粽子的吧。随着老师的一声命令,我们都开始包起了粽子。

  一开始大家都不会包粽子,傻乎乎的站在那儿。“先把两片粽叶叠在一起,在叶子的三分之一处卷一个漏斗形,底部不能有洞”老师说。我们照着老师的样子一步一步的'做。“再用勺子盛一些米放进去,压实,再放一颗枣,然后把口子封好,绑好绳子。”老师接着说。老师包的粽子真好看,四个角尖尖的。可我们怎么都卷不好,米掉的到处都是,绑好的粽子一动就散掉,有一点儿也不听使唤。还好在老师细心的教导下,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成就。虽然扁的扁,破的破,漏的漏,看上去惨不忍睹,可总算是绑起来了。以前我看别人包粽子感觉好简单,没想到自己动手起来还挺难的。不过最后我还是学会了包粽子。

  快放学时,我们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真香啊!”我还拿了几个回家给爸爸妈妈吃。

  真是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呀!

描写粽子作文10

  今天,我到小姨家做客。弟弟不在家,真扫兴,又得当没有“士兵”的“将军”了。但我往桌子上一看,是粽叶呀!我高兴极了,便缠着小姨教我,小姨无奈,只好答应教我。

  终于开始了,小姨先教我把粽叶卷成圆圆的漏斗状,显得十分轻松,而我弄了半天也没弄好。只好向小姨请教,原来,是我太心急了一点,总是卷不成形。于是,我只好冷静下来,小心翼翼的卷了起来,哦!终于完成了第一步。我继续,小姨用手把糯米一把一把地抓进了“漏斗”里,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把米抓进了“漏斗”里。终于到了最后一步——封顶了,只见小姨将剩余的叶子盖在露在外面的糯米上,就完成了我也这样完成了第一个粽子。

  当小姨把粽子拿出来后,不禁笑了起来,我过去一看,原来我包的粽子所有的角都在漏米,哈!

描写粽子作文11

  端午节的粽子

  放学回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飞快地往厨房里跑,呀!原来是粽子啊!我高兴极了,因为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最爱吃的就是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以个粽子,粽子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外面包着一层绿色的粽叶,好像古时候妇女缠的小脚,所以叫做小脚棕。我慢慢剥去外面的粽叶,然后,咬了一口,看见里面有一块肉,原来是肉粽。我又咬了一口,香喷喷的,让人垂涎欲滴呀!

  奶奶说:“粽子还有蛋黄粽、豆沙粽、水果粽……”我喃喃地说道:”这么好吃的粽子是谁发明的呀?”

  妈妈在一旁微笑着说:“粽子有一个故事哪!”

  古时候有一个爱国的诗人叫屈原,它投进江河,人们怕鱼虫去吃他的议题,所以用粽叶包了米饭仍进江河,让鱼虫吃饱,不去吃屈原的遗体,所以每年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咬包粽子来纪念屈原

  听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粽子吃上去也更香了。

描写粽子作文12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人们在一起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

  昨天,妈妈带我到英孚教育参加包粽子活动。到了那儿,老师给我穿上围裙,戴上大厨帽,我得意极了!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放入一些米,把豆沙埋入米中,再加一层米。雪白的米粒像一个个米宝宝,躺在绿色的“摇篮”里,真悠闲。可它们并不听话,总是从“摇篮”里跑出来。老师说,要把米压紧,这样米才不会漏出来,包出来的粽子也好吃。最后一步是扎线,可我的手太小了,怎么扎都扎不紧。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完工了。虽然它长得有点像“沙包”,但这是我的劳动果实,我还是一样喜欢它。

  晚上,外婆煮好了粽子,满屋飘着浓浓的粽香,咬一口,甜甜的,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