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_端午节作文(4)

时间:2021-08-31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_端午节作文10

  5月30日,我国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已隆重登场了,说起这端午,大家肯定先想起了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可是以古传承至今的重要习俗!那池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是包粽子的主要材料之一。粽子的传统形状是三角形的,在粽子白泠泠的糯米中可以包许多种馅、豆、肉、枣——样样俱全,包好的一个个墨绿色的粽子,一个叠一个地放在餐盘里,那欲滴的绿,清爽的白,绿白中间隐约有馅儿冒出,那憨态可掬的样子——好不可爱!把粽子吃在嘴里,它的馅儿像个调皮的孩儿,一个儿劲儿地往肚里溜,墨绿色的芦苇叶不仅美观,还很好地裹住了粽子实时的香,打开粽叶后,那四溢的香气不禁让人垂涎三尺!

  耳边隐约响起了打水的啪啪声,手里操一个粽子。走近方知——赛龙舟。

  这赛龙舟的习俗相传是古时楚国人因不舍得当国贤者屈原救河自尽而死去,许多人便赶紧划船追赶,拯救其。之后,后人便有了比赛龙舟的民族特色。

  相传,屈原投河自尽之后,人们为了不让水里的蛟龙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于是,便做了一些包着肉菜等馅儿的糯米团,把它们扔下河去想让蛟龙吃饱后便放弃吃屈原的念头,由于用糯米包制食物这一方法味道鲜美、香浓,便流传下来了端午当天包粽子的习惯,而粽子也如此由来。

  在古时,人们以为将雄黄酒抹涂在脸就可以免受虫蛇伤害。

  因此,便流传下来了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之一——薰苍术,薰苍术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可以散发出清香,而且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便是我记忆中的端午节,温馨的端午节。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_端午节作文11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今年的端午节与往常不太一样,少了清新凉爽的六月雨,多了太阳公公无情地炙烤。

  在这炎热的天气里谁不想在家里吹着空调和家人聚在一起呢,可天不由人,许多的人都必须趁着这个时候顶着烈日赶快工作。

  今天下午,我吃过午饭后,打算到田地里去看看父母,道路的旁边有许多的收割机在工作,地皮主人在一旁喜悦的看着,尽管汗流浃背也是高高兴兴的,过了一会收割机工作完毕,驾驶员从上面敏捷地跳了下来,用手甩了甩脸上的汗,就像刚完成巨大工程似的。

  地主人见了便靠近过去和他搭话,“师傅,还没吃饭吧,这大热天怪累的,不如到我家去吃点吧。”当然这一句话这位师傅已经听惯了,大多都只是一句客套话,那师傅也就谢绝了,喝了几口冰水,脸上的汗渐渐不见了就又开始了工作,地主人在一旁打起了电话,我也就去看了父母所在田地的情况。

  由于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我和父亲随便聊了几句便又回去了。

  在过去的路上我本能的留意了一下上次那个田地,当我将目光放到那片地的时候,我看到那个地主人正拎着一大袋东西,因为是黑色塑料袋,所以看不见是什么。就在不久之后,那个地主人把收割机师傅叫了下来,并从袋子里掏出了几个东西,我定睛一看,一个角形的东西,再仔细一看发现是粽子。当我刚搞懂那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我忽然听到了地主人在说:“今天是端午节,你们也怪辛苦的,来吃点粽子,填填肚子也应应节气。”

  那个师傅听了,连忙道谢,并用双手接过粽子,那粽子的香气沁入收割机师傅的心田,而粽子的绳也将他的心和这里人的热情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_端午节作文12

  今天是5月27日星期三。 快到端午节了,我们学校可以休息三天,我为这个时刻的到来而高兴。

  晚上,我把作业做完了,开始看电视,哎!电视里香港有些频道的节目已经在放怎么样过端午节了。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有首儿歌是: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看着电视上那一个个又大又好吃的粽子,我忍不住流下了口水。这时妈妈刚好走进来,看见我这样子,忍不住笑了“看你那眼馋的样子,明天就去买粽叶回来包给你吃。”我高兴的欢呼起来。

  第二天,端午节到了,妈妈买来了粽叶在厨房里包粽子,在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赤豆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三、四个小时,之后妈妈把粽子泡在备好的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粽叶,咬上一口白嫩的棕子,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些赤豆和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对未来生活的无比热爱。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_端午节作文13

  端午有射箭之戏。《金史·礼志》:“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簇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发鼓以助其气。”至明代,是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

  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此外,北京还有游天坛风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日避毒也。过午后,走马坛之墙下。无江城系丝段角黍俗,而亦为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耍。”上海还有钟馗赛会,由一男子饰成钟馗,手挥宝剑,前举一纸糊蝙蝠,作“喝福来迟”状;跟随全副仪仗,穿行街市,以作驱祟。另外端午期间还有马戏、抢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