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2)

时间:2021-08-31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3

  端午节更是老太太们展示手艺广播爱心的时候。要给小孩们子,缠菱角,缝香囊,捻五色线。

  就说那菱角吧,那是小孩子怎么玩也玩不够的精美玩具。看上去颜色鲜艳,花花绿绿的,闻一闻有淡淡的药香,小孩子们爱不释手也就再说难免了。首先用硬纸折成菱形,可大可小,里面裹上香草等药物,再用五彩的线紧紧的缠起来,各种颜色相互搭配,整齐而不单调,形成美观大方的线条图案。这是尽显个性特色和智慧的图案,每个人的都不尽想同,而且每个小菱角也可能不尽相同。大的、小的,单个的、组合的。然后用五颜六色的线做成线穗,缀在下面,其中一根穿到上面来,可以用手提着,也可以挂起来。象一盏灯一样,还不时溢出一阵的淡淡的草药香味。做的小的成串挂在中间的角上,那可真成了一件玲珑精巧的工艺品。有不少巧手还专门做好了拿到集市上去卖。很抢手的!简单的造型,朴素的风格,却完美的体现了乡村古朴的民间艺术。

  还有香囊,也是孩子们的爱物。人们搜集了各色各样的花布,新的、旧的,零零碎碎的,颜色越多越好。用针密地缝起来,各色花布配以各种形状,再组成不同的图案,花样之多真叫人目不暇接。最常见的有心形的,也有新月形的、古钱币形状的。在里面放些香料。至于香囊下面是些什么,花样就不一而足了。多是把干了的蒜苔剪了适当的长度,一节一节的穿起来,穿成好几串在香囊的下面底面在用些花布做成些穗子,这些花布多是窄窄的,颜色都很鲜。更有人用各色的细绸做穗。小孩子们把这些挂在脖子上,或是系在扣子上,恰如一挂小小的香帘。这是孩子们骄傲的资本,小孩子们如果聚在一起,都会拿出自己的香囊,比比谁的更美,谁的更香。所以有的很早就开始为缝制香囊做准备了,用什么布,用这么线,做成什么形状,煞费了一番脑筋。缝香囊的时候,老人们是那样的认真,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把古老的传说,把慈祥的爱意,美好的愿望,善良的期待,把淳朴的心愿一并缝入,让这小小的香囊成为一件吉祥物,盼着晚辈们都能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

  再说说五色线。用红、黄、蓝、白、黑或是其它五种颜色的线捻成一股,这就要看老太太们的手上功夫了。手指不断的轻轻的捻动着,五根线便在手中变魔术一样合拢成五色均匀的一股了。这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如是没有一定的功夫,捻起来可就没有那么便当了,不是捻不成股,就是捻出来不均匀。或是太松,易散,或是太紧显得不够流畅。捻成的五色线如一条有着美丽花纹的五彩龙,系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脚脖子上,用来避邪。以求儿童能够健康成长,不被病魔所缠。农历五月已经是夏天了,五色线便要戴到天阴下雨时,等到雷声响过,就取下来扔在水沟里。老人们说,那五色线会在雷雨之中变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五色线当然不会变成龙,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是永远不会变的。

  门头艾、雄黄酒、菱角、香囊、五色线。这些伴我一天天长大的朴素的乡间民俗,充满着和谐、温馨、关爱,和期望,如同人们对新一辈的那淳朴的心愿,一辈又一辈流传着。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4

  老舍的《七律 端午》这样写道:“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们着旧衣裳。”从小到大,我都特别喜欢过端午节,为的是有机会看到城内龙津河上一年一度的、惊心动魄的划龙舟比赛,可以吃到奶奶亲手包的香喷喷、令人垂涎三尺的粽子,还能领略到端午节特有的风俗。现在就让我为你们介绍介绍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吧!

  端午节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为了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我翻阅了许多课外读物,终于找到了答案:相传在战国时代,楚国有个诗人,名叫屈原。当年,屈原一心忠于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又听信谗言而把屈原流放,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一天天腐败下去,自己却无法挽救。最终,去源于五月初五跳入汩罗江自尽殉国。于是,五月初五就变成了人们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这就是所谓的“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成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啊!

  这天,绵绵细雨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在五月初五这个日子,伴随着端午爷爷的脚步,“沙沙”地下了起来。可是,城外的龙津河上,却又是另一番景象——真是“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般碧流”呀!河面上,一条条龙舟如同一支支离弦的箭向前飞去;桥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一阵阵加油鼓气的声音响彻云霄,十分热闹;龙舟上,一个个参赛者们聚精会神地使劲划桨。河上的一条条龙舟你追我赶,争先恐后。龙舟上摆着一个鼓,一个人坐在鼓前擂鼓作气,随着鼓声越来越大,龙舟划得更快了。我趴在桥的围栏上,一边大声喊着:“加油!加油!”一边认真地看着龙舟上每个人的动作。他们的动作是那么轻快,那么和谐,那么迅速,是我的心也忍不住想要飞到龙舟上体验体验那气氛。最后,遥遥领先的3号龙舟保持了他们的优势,第一个冲过了终点。我在拥挤的“人墙”中大声欢呼,开心极了!这场惊心动魄的赛龙舟成了端午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过端午节,当然不能忘了我最最爱的粽子了!早在端午节前一个星期,奶奶就开始包粽子啦!奶奶准备好洗净、泡好的芦苇叶和肉、红枣、板栗、米、豆等馅料,便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奶奶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捏住叶子另一头往里轻轻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的形状,再往里放入馅料,最后撕成一条条的细叶子把粽子捆扎实,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宝宝”就诞生啦!随后就把粽子放进锅里蒸,蒸熟后的粽子香气四溢、味甘可人,十分美味。粽子一盛出来,把我馋的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迫不及待的抓起一个粽子剥开它那绿油油的衣裳,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那味道,真是“天下一绝”!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这天,家家大扫除,还要把艾插在门楣上,主要是用来辟邪。在端午,还要戴香包、菖蒲、洒雄黄水、喝雄黄酒。

  端午节真是一个古老、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呀!我爱端午节!它的传统文化和它的来历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永远散发着那无限的光芒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