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蜡烛》教学设计4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蜡烛》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蜡烛》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战争的残酷和追求和平的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2、透过行为体悟人性的本质。

  3、领会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曾做过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对德国兵到一户被占领的农家去,那家的女主人正巧是一个地下党。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战争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哪位同学能向我们概述一下这段故事?

  学生讲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的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前一年,当时的德国法西斯已经处于兵败如山倒之际,但是有战斗就有牺牲,我们一起看看这里的蜡烛发挥什么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2、翻译者:茅盾,我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3、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4、阅读课文,找出并朗读最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结合这些片段,说说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5、再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所体现的深层含义。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在假设,比较中品味。

  ⑴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⑵多次提到老妇人的围巾,这条黑色的围巾有什么特殊意味?

  ⑶“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品位原句好在那里?

  6、品读文中意味深长的句子和场景的意蕴:

  ⑴如果你是寻找契柯拉耶夫尸身的士兵之一,看到老妇人在战友坟前续上新蜡烛,你会有哪些心理活动?

  ⑵“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象一个母亲的眼泪,正象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远不朽。”这两句话意味深长,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说它们的含义。

  ⑶文章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用一两百字写下来。

  7、课时小结。

  8、布置作业:

  ⑴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细节描写;学习这种极力渲染的描写方法,

  ⑵探讨蜡烛在文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蜡烛》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品读人物的一系列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

  2、体验当时紧张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点线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等点,点面结合,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抓主线读书的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方法:

  主线引导,点线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前:聊天谈话,蓄势。

  一、背景展开,情感积淀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

  这节课,我们来品味这段发生在二战隐蔽战线上的故事。

  二、想出妙招,保护蜡烛

  1、伪装情报

  2、方法是否万无一失,绝对安全?

  危机降临了……

  三、抓住细节,感悟形象

  1、指名分段朗读3——7自然段,整体感受。

  2、交流:感受紧张氛围。

  3、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危机在一步步逼近:

  怎么办?是生,还是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A、屈服——被奴役,任人摆布——不愿意

  B、反抗——殊死搏斗,鱼死网破——被消灭

  C、周旋——虚与委蛇,不断寻找转机——?

  伯诺德母子是怎样做的呢?

  4、默读课文3——7自然段,划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想象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1)默读课文学习。

  2)交流:

  A、母亲化解危机;

  B、危机再一次来临;

  C、情况更加急迫;

  D、再次化解危机。

  5、小结并引申

  四、悬念犹生,意味深长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蜡烛熄灭了,故事似乎结束又似乎未结束,危机真正过去了吗?德军会不会怀疑?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2、好的小说在结尾是“留有悬念”的。这个悬念会吸引着你不断思考、不断揣摩,继续阅读,而且是创造性的阅读……

  五、作业:

  故事戛然而止的时候,故事的叙述者便由作者变成了“你、我、他”,我们可以一起来创造性地续写这精彩的故事。

  续写《半截蜡烛》。

  《蜡烛》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的】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用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在这次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2、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听写词语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烧灼偷袭间歇耸立匍匐颤巍巍

  僵硬舀水腋窝揣在屏障肃穆精疲力竭

  二、导入

  1、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2、作者: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撒伐河岸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时的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

  2、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注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

  这个南斯拉夫母亲在战争中饱受苦难,她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亲人,她的爱和恨是鲜明、深沉的。作品刻画老妇人没有语言,只有动作,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老妇人美好的心灵,表达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战士的爱,让读者感知到这位母亲伟大的内心世界。

  3、揣摩人物心理练笔:

  阅读这段文字,设想下段落中的老妇人会有怎么样的心理活动,写下来,一二百字。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只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用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注意引导从老妇人对战士的崇敬和热爱,以及对失去战士的悲痛心情把握。

  四、问题研讨

  1、文中的“蜡烛”有何作用?

  2、文中多次提到“德国人的炮火轰响”有何作用?

  3、文章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2、联系课文内容,描写一段老妇人的外貌。

  3、预习下一课。

  《蜡烛》教学设计篇4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

  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语文,语文,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孩子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导今后的课程教学。

  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遗憾的是,时间的分配上还是显得仓促。

【《蜡烛》教学设计4篇】相关文章:

1.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精选3篇)

2.蜡烛小学作文

3.蜡烛颂小学作文

4.蜡烛作文范文

5.赞蜡烛精神小学作文

6.神奇的蜡烛小学作文

7.《半截蜡烛》的教学反思

8.半截蜡烛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