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那一天主题征文(2)

时间:2021-08-31

  第二篇:入党那一天

  大三那年,班级通过投票推选我参加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并由学长吕文飞同志介绍我入党,这是大家对我理想信念、善待他人、关心集体各方面的肯定。犹记得入党那一天我在党旗下的宣誓,那一抹红是多么庄严肃穆、热烈豪放,那一刻的忐忑和澎湃、神圣和光荣至今记忆犹新。从那刻起,我便开启了新的政治人生。

  回想入党那一天,便不禁想起我过世的祖父,我对党最懵懂的理解就是从他开始的。祖父于1947年3月参加茅家庵地下党支部,随后便投入到了解放战争中去并任支部组织委员。解放后,祖父参加了青浦县第一期党训班的学习,之后又被分配到江苏省苏南供销合作干校担任团委书记。两年后,又被分配到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工作,直到1957年才回家人身边。祖父不在的日子里,祖母几乎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虽然辛劳万分,但这个从没读过书、认过字的农村老妪却怀着一份爱和一份信念默默地在田间劳作、含辛茹苦地照顾四个孩子;背井离乡的日子里,祖父虽时时挂念家中的妻子和孩子,但他却同样怀着一份爱和一份信念为党的事业孜孜不倦、无怨无悔。是对家的爱和对党忠诚坚定的信念驱使着祖父奔赴党和人民最需要他的地方,也驱使着祖母奉献自己默默的守候。

  但真正试验一个人信念和意志的,是当他被击倒的时候。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祖父在这次政治运动中受到了打击,他不得不参加改造劳动,就连家人也遭遇了株连,祖母受到了不公的待遇,父亲和他的姐妹们被扣上了“黑六类子女”的帽子。“假党员”这个触目惊心的名号也落在了祖父的身上。虽然落难,但他对党的信念却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一遍一遍地告诉我的父亲,要相信党、相信组织能把问题搞清楚。正是这份忠贞不二的信念支撑着祖父一家走过了那段动荡不安、艰辛苦难的岁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祖父彻底平反,重新担任起了领导工作。祖辈的过去我已无法详实了解,但那段奋发图强的岁月已成为我精神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让我坚信,党就是太阳,才会有这份魅力驱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跟着她走。

  受祖父的影响,父亲从小便产生了对党的向往,刚踏上工作岗位没多久就成为了党员。在担任领导工作25年的时间里,总有人上门送礼送钱,但父亲每每都会拒绝。他总说:“你们要把精神放在工作上,做好工作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尊重。”父亲谨记自己党员的身份、恪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从小到大,父亲对我提出的唯一要求便是要入党。我从前辈们手上接过了这根接力棒。踏上讲台已经三年有余,在备课、上课和孩子们的嬉闹声中度过每一天。我曾怀疑,难道我的一生就要在这重复、无趣的循环往复中直至终结吗?但组织的一次次教育、一个个任务让我逐渐明白,能三十年如一日地尽职工作、在平凡中创造价值也是一种不凡。偶有家长会悄悄地递上消费券,我总是将这份“心意”小心地放进孩子的书包,叮嘱他一定要带回给爸爸妈妈;只要班级布置或学校活动需要,我总会自己掏钱买些必要的东西,有时还会利用休息时间到学校处理工事……不为他人的赞赏和物质的鼓励,只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党员”这个身份。曾有同事说我像是70年代的。我想,这份努力和认真的作风是祖父和父亲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吧。

  有许多人当了几十年党员也不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日。而我是幸运的,因为这个契机,能在自己第六个政治生日来临之际,把关于我家和党的故事写下来,在忆苦思甜中警醒自己。于我而言,入党那一天是我对前辈们的致敬,也是我对自己的鞭策,不忘祖辈给我的荣耀,更不忘我的另一个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