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挫折作文(8)

时间:2021-08-31

  日本政府在这种利益调整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目标就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日本成为现代化工业国,以避免被西方列强奴役的命运。由于事关民族的生死存亡,新政权不得不采用一种阶级合作的利益协调方式,尽量在不触动旧特权阶级利益的前提下将他们纳入新体系;农民即使在经济上没有获得什么实利,但起码也不比过去更差,况且还获得了人身自由和从事其他行业的机会。这种阶级合作的利益协调减少了民族的内耗,使日本能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地为振兴民族经济而奋斗。变革时期的日本基本上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劳资冲突,这与此种利益协调模式显然有很大关系。

  而在18世纪曾雄踞西欧的法国,其国力本来比英国强大,由于始终未调整好国内的矛盾冲突,结果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折腾,才跌跌撞撞地赶了上来。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按自身条件协调内部矛盾的过程,而非按照某种理想的模式直线前进。而能否调整好内部的矛盾冲突,对发达国家本身的发展过程而言,也是一个事关成败的重要因素。但是,西方学者在给第三世界国家设计各种发展模式时,却似乎完全忘记了这一点。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把焦点集中于两个第三世界国家,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与教训是发人深省的。

  尼日利亚是我们将要分析的第一个国家,它是非洲工业化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人口8000多万,拥有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有一支受过教育的,适应性强的劳动力大军以及十分有利的地理位置。长期接受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果,形成了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殖民地商品经济,并产生了一个力量并不十分强大的民族资产阶级。但与大多数殖民地国家一样,尼日利亚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殖民者建立了一系列经济区,它们不是与周围地区保持联系,而是通过出口初级产品与欧洲市场直接联系。这种经济“飞地”经济落后的周围地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再加尼日利亚有250个部族因而产生了复杂的社会后果。尼日利亚部族中最主要的有居住在东部信奉基督教的伊博人、居住在北部的信奉伊斯兰教的豪萨-富拉尼人和居住在南部的鲁巴人等。东部是经济“飞地”集中之地,较为发达和富裕,而北部则相对落后与闭塞。这种飞地经济所造成的区域性差异使各部族之间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冲突,只是由于殖民当局的高压统治才使这种冲突未能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