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的年味儿为题目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到了晚上,姥娘、妗子和表嫂表姐都坐在炕上,在煤油灯儿那微弱的亮光儿下包饺子,边包边聊家常。

  过年了,我们这些孩子最高兴了,和大人一样,都穿上了粗布和新棉花做的新棉袄、新棉裤和新棉鞋。舅舅、表哥还为我们糊好了灯笼,形状有四棱柱、六棱柱和圆的;灯笼的龙骨是用竹条儿或高粱秆儿做的;糊灯笼用的都是自己用窗户纸印的彩色图案,有古代人物、八仙、花鸟儿、仕女、戏曲脸谱儿等。大人们都忙着过节的事儿,我们这些孩子人人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在过道儿里你喊我叫的,一会儿就聚拢了一大拨儿人,然后满村儿里玩耍,走东家儿,到西家儿,串过道儿,跑场院,那灯笼如同萤火虫,在村儿里跑来跑去。有的手里的灯笼一下子着火了,吓得赶紧扔在地上,哭着跑回家再朝大人要。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们进入了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不出村儿,都是在家里过节。天还没亮,舅舅他们就早早起来,用大扫帚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迎接村儿里来拜年的晚辈儿们。还准备好了烟叶、烟袋锅儿和烟卷儿。我的姥娘在村儿里的辈分比较高,她也给来拜年的准备了烟卷儿、水果糖和钢蹦儿。当我还在炕上的热被窝里不愿意起来,拜年的就一拨儿又一拨儿的来了。姥娘的屋子空间比较小,屋里屋外都是拜年的。来拜年的人都穿着新衣裳,每到一户长辈家都是下跪磕头,起身告辞,都不掸土,再到下一户拜年。辈分越高的人,来拜年的人就越多。大清早儿,舅舅和表哥他们还要带着装有鞭炮、香、烧纸、酒、供品的篮子到祖坟祭奠祖宗,缅怀逝去的亲人。

  大年初一的第一碗饺子要先供神仙,第二碗饺子送给老家儿。我心急地盼望着赶快吃上等了一年的饺子。舅舅、妗子、表哥、表嫂和村儿里的晚辈儿纷纷给姥娘送来用海碗盛得满满的饺子,摆满了屋里的桌子和案板。姥娘把一大碗饺子、醋、扁叉(用竹片做的,有两个齿)拿到炕边儿的炉台上,我一口气吃了多半碗,把肚子撑得鼓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