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2)

时间:2021-08-31

创新作文 篇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题记

  文化是在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中发展的。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

  创新需要勇气与智慧。自古以来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这虽然只是神话故事,却也体现了那个时期人们对飞天的向往。事实证明这并不是空想,只是那时没有成熟的技术去实践罢了。今天我们能有这么辉煌的成就,与前人的美好想象是分不开的。没有前人的想象,就没有后人的实践。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证明了飞上月球不再是神话。创新不仅需要大胆的想象,还要智慧的开拓。

  继承不等于盲目的守旧。在我国古代历来有着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这一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的烙在人们的头脑中。“武则天、花木兰、穆桂英”等中国古代杰出的女中豪杰,就充分说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们都应该正确认识,不能盲目跟随当时人们错误的观念,盲目守旧是不可取的。

  创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爱迪生众所周知的发明大王,曾经说过“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份。”的确如此,他所发明的电灯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成功的,而是经过一千多次的失败中成功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

  “踩着别人的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按照别人的办法和思路来做事情,没有任何的创新,将会走向平庸。当然,我们并不是不学习别人的办法和经验,而是在别人的办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善于创新,敢于创造才会在学习生活上有所突破,才会有所发展。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者。”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可以创造、创新。但是创新,并不是靠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臆造去随意地瞎编乱造,而是要继承前人的优美成果,在别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创新。

  汉字的继承与创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传在远古时代仓颉开始造字,再经过后来一系列的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汉字。这就是继承优良的传统,在继承优良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继承和创新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想发展社会,要想发展社会,我们必须要在别人在传统的文化之上去创新。

创新作文 篇6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唱着民谣“渔歌子”,不知不觉间,蓑衣也走到了风烛残年之际,频临失传……

  蓑衣是用粽叶缝成的,用以遮雨。在七八十年代,蓑衣如同野草一般扎根于华夏民族各个角落。每逢春雨连绵之际,为了不延误农时,农民往往披上天衣无缝的蓑衣下地劳作,一时间,地里成了蓑衣的海洋。雨珠在蓑衣上跳跃、打闹、嬉戏,如同一个个顽皮的孩子,不知疲倦。而蓑衣则尽职尽责,像一位坚韧不拔的战士,把雨滴拒之门外,严防死守。蓑衣几乎是当时家家户户都有的,它成了下雨时最大的依靠。

  蓑衣之所以能遮风挡雨,是因为它的制作技艺十分精湛。正如铁剑千锤百炼一般,它也得经过几十道繁杂的工序而制成。在当时,请师傅做蓑衣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由于蓑衣物美价廉,在当时依然是一件时髦物品。

  在新的世纪里,小巧玲珑的雨衣在商业上异军突起。雨衣由小巧精薄的塑料制成,可爱的卡通图案使得人们争先恐后地抢购。众星捧月,蓑衣渐渐在和雨衣的搏斗中败下阵来。由于雨衣的垄断,蓑衣工艺繁杂,寻找传人犹如大海捞针。该如何保护这古老的工艺,让它在滚滚的时间长河里不至于泯灭,这是所有蓑衣制作人共同的心愿。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急中生智的师傅们想出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办法:改良蓑衣。为了紧跟“复古”的潮流,他们仿佛是魔术师,在蓑衣上指点江山,改良出一种“微蓑”的蓑衣。小巧玲珑的微蓑加上大自然纯真的味道以及精美绝伦的图案,更是画龙点睛。

  从此以后,微蓑就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炮走红之后又一次在巍巍华夏的土壤中扎根下来。微蓑不仅成为了一种时尚,更让很多年青人认识了它。原来门可罗雀的作坊就像滚滚长江一样家喻户晓,新一代的蓑衣已经走出国门……

  传承着蓑衣,创新的“微蓑”。蓑衣这一风烛残年的老商品另辟蹊径,让我们察觉到了创新的力量。只有勤学好问,努力创新,才能让这些古老的文化绽放光芒!

创新作文 篇7

  今天上午学习了《大理的“风、花、雪、月”》这篇文章,这是语文百花园的阅读平台,文章脉络清晰,语言简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云南大理最具特色的风光。这一篇文字没有让学生预习,一上课,我就把学生分成了四组,然后让学生小组内一人领读一段,读了两遍之后,我问学生:“联系你所读的文章,猜猜老师为什么把你们分成这样的四小组?”思考片刻,学生便纷纷举手,大喊:“我。”“我。”我挑了几个学生到我身旁,对我耳语,以防止一些学生不动脑子瞎起哄,这几个学生都回答对了,小脸兴奋的通红通红。这种通过耳语回答问题的方式,一是显得神秘,对学生来说是件新奇的事情,二是学生看我不停的对回答问题的学生微笑,还轻轻的抚摸他们的头。这种赞赏的举动令其他人很羡慕,因为我个人不苟言笑,所以学生对我总是敬而远之。要在平时我想总有一半的学生还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来思考的,但这一次只有四个学生最终也没有举起手,可能还是有些不明白。这样就很便于我进行下一个问题了。

  我让学生听我读一、六两个自然段,四个小组学生分别读中间的四段。问:“从我们共同读的这一遍中,你能感觉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吗?”我特别强调了一下“共同读”三个字,暗示学生要从整体把握上来认识这个问题。看来,这个问题似乎价值不大。“总——分——总”我的话音刚落,学生就异口同声的回答了。我挑了几个平时不太积极但现在还高举小手的学生说了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充分了解文章的基础上,我开始进行第三个问题。“请第一组同学齐读写“风”的一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像画面,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那儿的风很大。”“那儿的风有多大?可以用你刚听到的词语来补充说明。”“狂风呼啸,大有地动山摇之势。”“还有呢?”“那儿常年刮大风。”我虽然只是挑了两个同学,但从学生“哎”的泄气生中,我察觉到了学生都感受到了那儿风的特点,为没有提问自己感到遗憾。“很多同学都看到了那儿的风大成了什么样,那我们还可以替作者再补充一个表示风大的词语。”我把“飞沙走石”写在了黑板上。“这个词还可以写作‘飞沙走砾’,有没有人认识这个字?”我指着“砾”字问。这个字在前面第三课出现过,但不作为本册书所学的生字,因此当时我就没有过多的讲,没想到部分同学还记得这个字,我把这两个词写在一块儿,学生就连带着认识了这个字的意思。虽然只是一个字的问题,但同昨天学的以“风”开头的四字词语相联系,借机又多让学生积累了两三个不见“风”但写“风”的词语,我觉得比单学词语有趣多了。

  接下来,利用同样的办法我们一一地欣赏了一下大理各处的优美景色。这样的写作方法很适合学生练习。所以文章结束时,我说:“今天我们只是随作者的文章神游了一下大理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希望将来我们能亲自看一看,用你手中的笔引领更多的人去欣赏我国更多的雄奇秀丽的自然景观。不过,这两年我们这儿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外村人有事没事总要走来看一看我们村的巨大变化。你选几处景物给他们介绍一下,作为今天中午的日记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可写的?”“有。”依然声音洪亮,笑脸灿烂,当然我依然怀抱希望。

  反思:这一节课,我先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围坐一起,打破平时的“排排坐”,又采用耳语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同学为了抢搭问题,一节课都站着,没有坐下去。看学生全神贯注的样子,我也没有对他们做要求。最后的“神游”法,让我感觉到了学生比单看书抓要点更准确,更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