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学生难写,老师难批。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一项极其繁重的事务,一叠叠作文本像一座座山,压得教师“苦不堪言”。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差不多由语文老师说了算,“学生写,教师改,改好就完事。”作文本一发下,学生最关心的根本不是老师怎么提示,怎么批改,而是得分的高低。久而久之,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作文的情感、兴趣与态度。因此,要切实改变“老师改,学生看”的传统观念,改革作文批改方法,多元化、多角度评价作文,发挥作文评改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应是评价的主人。把学生置于事外,单凭教师的评改去代替学生的批改,错失了学生自我修正的大好机会,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彼此的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学生的作文写好后,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这样学生就能在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中提高写作与修改的能力。
1、互批互改。
找个小伙伴,相互批改,主要改正错别字,用得不准确的词语,不通顺的句子,用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等,改后相互交换批改意见,指出优点与不足之处,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时,可以立刻与作者商量,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小组评改。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小组由三到五人组成,由作文基础好的同学担任组长。小组里每人拿出自己的作文,轮流朗读,大家逐句逐段地进行分析、评改。主要看是否符合本次作文要求,是否围绕中心选材,是否抓住重点,条理是否清晰,语句是否通顺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哪里需要改进,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找出自己的差距,知道应该怎样把自己的作文写得更好。”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学生在互相批改中会渐渐形成浓厚的作文兴趣,悟出一些作文之道来,往往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3、教师”多批少改“。
在评改学生习作时,能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做到多批少改,批有启发,改有示范,更多地留给学生自主时空。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课上,首先应引导学生读懂老师的批注,包括眉批、总批、修改符号。从眉批中了解老师所指出的字、词、句、段等方面的优缺点,从老师的修改符号中学习怎样规范地修改习作。
4、集体交流。
学生根据教师评改,对习作再次修改。教师巡视中选出最好的一二篇作文,教师用投影展示出来。然后,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大声、自由地朗读后,对照自己的作文发表各自的意见。哪里写得好?为什么?给你哪些写作上的启迪?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中及时予以点拨总结,提高学生对自己作文的再认识。
5、社会评价,展示自我。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还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多姿多彩的社会大舞台,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间。以通过汇编个人、班级优秀作文集,进行班与班的交流、评比;班级QQ群,都是学生发表作文的空间,学生可以随时把自己写的东西发上去,不管是老师布置的,还是平时自己写的随笔、日记等,都可以展示出来,文体、篇幅不限。教师要经常上去欣赏、评论,同学之间互相”串串门“,互评作文。教师还要特别留意那些非常用心评价别人作文并回帖发表中肯意见的同学,给予他们奖励。
创新作文评改方式,把作文评价的过程,变成不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从而有效唤起学生的写作需要,培植学生的创作动机,促使学生形成强大的写作内驱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