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作文9篇(2)

时间:2021-08-31

篇四:成熟之旅

  我已经五千多岁,正值青年,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屹立于东方之林。如今的我处事果断、干练沉稳。受众人仰慕的同时,我不禁回忆起了自己的成熟之旅。

  五千年前,我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炎帝、黄帝伯伯的关怀、照顾下,我茁壮成长,开始孕育自己伟大的华夏文明。蜿蜒的长城,是我有力的臂膀;裸露的山川,是我强壮的胸肌;滔滔的黄河,是我沸腾的血液;肥沃的土地,是我黄色的皮肤。历代的文人墨客,科学家们也不断充实着我,凭借着他们的四大发明等科学文化成果我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并小有名气。在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开始安逸于享乐,不思进取,整天陶醉于自我世界中,渐渐地,我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流。

  自我不多的封闭与陶醉,殊不知,眼前平坦开阔的海面下其实已暗流涌动。此时的我已经步入了一个危险的时期——青春期。叛逆、逃避不断加剧。终于,一天有两个叫英法的强盗闯入我的家中,从未见过这种阵势的我吓得蜷缩在墙角,眼睁睁的看着这两个人把我的东西塞进腰包。这两个暴徒却还不满足,又把我揪出来,饿狠狠的扁了一顿。然而噩梦才刚刚开始,坏事接踵而至,我时不时的被搜刮一通。最后,我贫困潦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我决定不再屈服,不再让步,不再对他人察言观色。我暗下决心,我要做一个成熟的我,我要崛起。

  面对强盗的长枪大炮,我手拿刀棍怎能敌过,我决定改头革面,还好“实迷途其未远”。我走出家门,学习军事技术,求得教育经验。然而强盗人多势众,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我开始结识苏联老大哥等正义人士,联手打击这些强盗。我浴血奋战,终于强盗被赶跑,而我身负重伤。

  康复后的我警醒、深思,遗憾曾经的傲气与叛逆,曾经的懦弱与自卑。我要成熟,我吸取自己的失败教训,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我变得善谈、爱交流,慢慢的我爬了起来。我用知识充实自己,用军事武装自己,用道德美化自己。我不在受他人欺凌,我不在对他人察言观色,我成熟了,我站了起来。

  成熟是一种明亮的光辉,一种淡定与从容,一种豪迈与大气。经历挫折坎坷,我将越来越成熟,我将迈着坚定的步伐昂首阔步向未来迈去,当全世界看到我而肃然起敬时,我会骄傲地告诉他我叫中华民族!

篇五:成熟的馨香

  成熟是一种人生智慧,它象征着认清自我与这个世界,步履从容地走过生命的旅程,留下一抹馨香。

  成熟的人,心思豁达,这是他们的馨香。“人生几回伤亡事,山形依旧枕寒流。”面对一贬再贬,苏轼江心灵置于政治漩涡之外,遗世独立,清风自来。他用智慧成熟的眼光审视着世界,在幼子出生时,写下“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便无灾难到公卿。”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苏轼在这面前,留给后世一个“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背影,让后世无数文人为这成熟的魅力折服,不断品味东坡的馨香—一如木杯中的清茗,豁达可容纳天地。

  成熟之人,淡定从容,这是他们的馨香。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面对媒体与舆论喋喋不休的鼓噪,莫言称自己为“讲故事的人”,抛却了被追捧的光环,依旧默默地继续创作之路,不骄矜,不矫饰。反观当今有些人,凭借炒作吸人眼球,或为出名,或为吸金,搞得人们晕头转向,整个社会也弥漫着一股躁动与贪婪。在这样光鲜的面孔之下,包藏着一颗不成熟的心,也正因为不成熟,才不敢光明磊落的展现出来。不过他们脸上的面具,终究会在时间的风的侵蚀下,一点点剥蚀,最后土崩瓦解,化为尘埃,不知所踪。但我们不会忘记,在这个社会上依旧有真正成熟的脊梁,不论是家喻户晓的莫言、袁隆平,还是默默坚守在各自岗位上不断进取以谋求社会进步的人员,他们的成熟汇聚成一股馨香,芬芳着我们的心。

  成熟的人,与世界和解,这是他们的馨香。泰戈尔有言:“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一位老人用自己的认识诠释了这句话。曼德拉,每个人听到这个名字都会心生敬意。含冤入狱27年,他出狱后却能与过去的敌人握手言欢。没有抱怨,只有成熟的大气;没有报复,只有宽容的微笑。有时候,不是坏人太多小人太多,是我们容下的太少;不是肮脏太多龌龊太多,是我们还没有一颗成熟的心灵。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前者成熟智慧,心怀天下,而后者却鼠目寸光,自以为成熟,却进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之事,曼德拉无疑属于前者。他说,“当我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正是有了一颗悠游的心灵,才能步履从容地走过一生。现代的人,心灵总被沉重的枷锁压得喘不过气,却很少扪心自问,是不是自己为一些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斤斤计较。殊不知,活得太累,正是幼稚的表现,大智慧的成熟之人,教给我们去与我们不想要的握手言和。

  成熟的人,即使满目洪荒,也会轻吟“留得残荷听雨声”;成熟的人,面对世事纷杂,自会在心如止水中一点点凝粹出馨香。

  世事更迭,一切终将失去,可唯有这成熟的馨香不泯,历经岁月的洗礼,轻嗅之,依旧心生感动。

篇六:成熟之美

  我喜欢余秋雨先生曾写过的一段话: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成熟不是外表它是一种内涵,只有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成熟才是真正的气质。他笔下的成熟真美!

  我想让自己真正拥有成熟之美,但我现在与成熟已然相差甚远,修炼成熟是我们成长途中的必修课。

  我们这些青少年在成长路上如朝阳热火,在生活中我们与朋友交往缺少着一份忍耐与宽恕。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在你对这个人不满对那个人不满时,别忘了或许你身上的缺点别人也非常不喜欢只是理解包容了。

  对成功的看淡是成熟的标志,站在聚光灯下的人不能只为体现你有多么伟大,而忽视了你的渺小。我们不能把成功看得太重,当你在成功时回想起以前努力奋斗时的点点滴滴,才发现现在的你比起正在努力的你是多么的渺小,犹如冰山一角,那个为梦想奋斗的你是成熟的,是美丽的。

  你是否对自己的选择而犹豫过怀疑过?我常常怀疑我真的喜欢画画吗?或许我根本就不是画画的料!但当我认真仔细的去画作品时我发现我可以,真正的成熟是不断在实践中找到的自信。成熟是在困难面前权衡过利弊的理性的“Yes,Ican”。成熟还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徘徊犹豫时的肯定,肯定自已应该做什么,要做什么。

  成熟的人面对不公是大气的,不争辩的。我曾经看过季羡林写的《牛棚杂忆》,“文革”是一段惨痛的历史,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无不提起它就叹息不断,可是季羡林老先生却用轻松的笔触述说着,语气中没有抱怨、太过的情绪激动,只是用一种嘲讽语气讲诉自己那不公的遭遇。留给读者的是更深层的体会,那份酸楚只可意会。季羡林这个名字不只是别人口中的“大师”,在季先生看来他更是一个有爱、有恨、会笑、会哭的老者,就像那些在公园里常常看到的白发苍苍、积淀了岁月的悠然老者,真切而又平凡。在他逝世后的确有一段风波,这位老人已经料到了自己身后的轰动,但是,他一定不会在意,就像他从不在意“大师”这个称号所代表的荣誉。他可能会在意,自己的精神会不会有人继承,他可能会在意,自己这辈人的经历会不会给后人启迪,至于其他,我想,他真的不会去在意。这就是成熟之美。

  季老的成就我们可能模仿不来,但季老的精神气质实在可畏。

  成熟,美而素淡,简单却又苛刻。学会成熟,让成熟之美与己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