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包容的作文 篇4

  若能拘起一捧明月,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的,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包容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处放射着万丈光芒,照亮了善意的心扉;包容又像是立足社会的通行证,让人懂得什么是真诚。

  包容无处不在。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周总理去理发店理发,在理发过程中,周总理突然咳嗽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刮伤了他的耳朵。理发师又急又怕,连声道歉。周总理见此情景,就说:“没关系,我咳嗽之前并没有告诉你呀。”总理的话,没有半点埋怨的意思,让理发师听了如释重负。试想,如果当时两个互不相让,一个摆出总理的架子,另一个想方设法推卸责任,那结果肯定很糟糕。

  还有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马将另一匹马的脖子咬伤了,结果被咬的马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故事虽小,却揭示了感天动地的品德---包容。

  我们人人都渴望生活的稳定,社会的和谐,那么就请选择包容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包容如水的温柔,在遇到矛盾的时候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包容似火,不仅融化了彼此的冰冻,更将爱的热力辐射进对方的心窝。包容是一首诗,包容的含义也不仅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和关爱,更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

  为生活的平淡而心存积隙的人们啊,请选择包容吧。选择包容,也就选择了理解和关爱,同时也就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天地如此宽广,但还有比天地更宽广的东西---人心,让我们学会选择包容吧。

包容的作文 篇5

  我们现在社会中,很多人的戾气越来越重,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就会发脾气,对于看不惯的事物也会相当的排斥。其实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有的人觉得生活应该要多一点宽容,有的人觉得生活应该多一点包容。其实每个人都扮演着一种角色,但是在我们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包容心肯定是需要不断提高的,而我们也可以从现在中国的进程中看见,我们国人的素质也确实在提高,让座和礼让行人的行为越来越多了。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渺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辱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

  你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因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让对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缝里长出的草最能经受风雨。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无法虚怀若谷;言语刻薄,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割伤自己。

  所以生活在当下,我们应该多一点同理心,哪怕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只要不是违法的,只要没有违背道德的,我们都应该试着去理解别人。有的人不喜欢吃肉,难道所有喜欢吃肉的人都是他的仇人吗,肯定不是的。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世界观,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而妨碍别人去喜欢,能做到这点,就证明我们的包容心过关了。

包容的作文 篇6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与国不再是一个个分离的主体,彼此间的联系逐渐加强,慢慢走向融合。而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与工具,也有了自身的改变,这种改变来源于人们不同的思维碰撞、不同行为方式的冲突。归根结底,还是文化在其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汉》自1978年至今的五次改版便完美地诠释了这点,虽然这种改变遭到了部分人的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文化需要有包容性,与此同时,毫无疑问的,这种“包容”必将带来巨大的益处。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特殊象征,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而《现汉》作为最权威的收录现代汉语的词典,便相当于中国的名片。它收录“洋文”以一种无声的方式表达着对异域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所以,并不是《现汉》的身段“放低”了而是文化开始逐渐相互包容了。汉字只是众多中国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从其他方面:衣、食、住、行也不难看出各种不同的文化在慢慢磨合、碰撞、融合。这种改变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是大势所趋的,人不能始终生活在一成不变的`小圈子里,这种改变带给后辈的不仅是词汇量的丰富,更是开阔眼界的机会,使认知不再停留在“我国家的”,更多的停留在“世界的”。

  更进一步说,让眼光注视于“国家”这一层面上,这种包容更代表着中国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对他国文化的认同,这种“包容”不是狭隘的。面对他国文化的冲击,中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他人的”变成“自己的”,在此过程中完善并提升自身文化,令国家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有利且迅速,如鱼得水。可以说,中国利用对《现汉》改版这一方式向他国展现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的风采是十分睿智与自信的。

  林则徐曾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在展现其自信力的同时,也获得了他国的尊重。外国人也在逐渐接纳与吸收我们的文化,而正是这种接纳与尊重令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正是这种接纳与尊重令中国日益强大。

  从汉中看文化的包容性,看的不仅是文化,更是一个国家的自信力与实力,若一个国家连接受他国文化的勇气都没有,那何来“强国”之说呢?

  中国恰恰做到了,包容了他人也证明了自己,以此换来的是他国对我国的尊重。由此可见,以一种和平有益的方式展现自信、应得尊重——包容,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