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包容作文(2)

时间:2021-08-31

谈包容作文4

  宽容,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但怎样对别人宽容,却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宽容。

  这是在五年级发生的一件事了。那时,我叔叔从加拿大带了一块精致的手表送给我,我十分喜欢,第二天我便带着去学校。一次体育课,我坐在篮筐下,把手表摘了放在一边,便与同学聊天。这时一位同学走了过来,问我借手表看看,我没想就同意了,可他拿着拿着不知怎么,手表竟摔在了地上,上面的玻璃碎了,手表也坏了。我见了,十分气愤,虽然那位同学连说了几声对不起,我还是很生气,认为那位同学故意摔坏的。当时。我恨不得冲上去把那位同学K一顿,可老师在旁边,我只能强压住心中的怒火。接下来的几节课,我总是为这件事耿耿于怀,上课心不在焉,几次老师教我回答问题我总是不知说什么。下课,我的几个要好的同学找我玩我也不理睬,我好像变了一个孤独人。

  放晚学,回到家,我生气地把书包扔在地下,上楼冲进房间,打电话把这件事告诉我的好朋友。这时妈妈上来了,问我怎么回事。我十分生气地告诉她:“我的一个同学把我的手表跌坏了。明天有机会揍他。”妈妈听了平静地说:“你同学也不是故意的,再说他也跟你道歉了,看他的态度你就原谅他吧!”我说:“他就是看我有新手表,他没有,故意摔坏的,我要为我的手表报仇。”妈妈听了,似乎也没生气又劝我:“算了吧!多大点事啊!”我一听更来气,吼道:“手表又不是你的,摔坏了,你不心疼。”妈妈也没说什么,先下楼了。

  晚饭时,爸爸跟我说:“你那事我知道,不就是一块手表嘛!又不是什么大事,坏了让叔叔下次回来时再买一块不就好了。”我听了说:“我不仅为这个,我是咽不下那口恶气。”爸爸听了又说:“做人要学会宽容,学会宽容别人,别人才会宽容你。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为一些小事就去跟别人斤斤记较,要和别人和平共处,这样到社会上才能有好的人际关系。”我听了连连点头,气也消了。

  第二天上学,那位同学又来向我道歉说:“对不起,我真不是故意的,原谅我吧!”我说:“算了吧!看你第一次,就原谅你吧!不就一块手表,坏了就坏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好了你也别太自责。”就这样,我们又和好了。此时,我好像忘记了烦恼。嘿!过去快乐的我又回来了,不带任何怨恨与忧伤。下课,我又和同学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上课可以认真听讲。

  看来,在生活中处处要学会宽容。宽容是美德,生活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和谐。生活,因宽容而精彩。

谈包容作文5

  “包”在字典中的意思为:容纳在内,包括在一起。“容”在字典中的意思为:对人度量大,不计较。在俩个字,汇成了一个词——包容。

  “包容”这个词,总被误认为一味的善举,而实际上,包容是宽容,大度,气量等的总称。包容能够使他人放下心中的芥蒂与挑剔,同时也能使人变得成熟与稳重。所以,我们需要包容。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到包容他人?

  用爱去感化,用行动去证明。相信大家都应该看过《二十四孝图》舜元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虞氏,史称虞舜。他的父亲和他的继母瞽叟,弟弟象多次想要害死他。补仓顶时,在仓下纵火,舜用俩斗笠从仓顶跳下得救。掘井时,象向井中填土,想要活埋了舜,舜掘地道逃脱。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舜在历山耕种时,大象来耕种,鸟来除草。帝尧知道了舜的宽容大度,把他的俩个女儿嫁给了他。经过多年的考量,尧把帝位传给了舜。而舜拥有这么大权利时他没有公报私仇,还是依然让象做了诸侯。这种宽容叫大度。

  用语言去感化,用事实去证明。中国古代有一个大臣,这个大臣在京城官,有一次家中来信说,家中要盖房子,邻家也要盖房子,邻家想要向自家多盖点,谁也不相让。心想让大官用官权向下施加压力,使邻家多让点地给自家盖房子。大官回信说道:远亲不如近邻,让他三尺又何妨。就这样,大官家中盖房子让了三尺,邻家盖房子也同样让了三尺。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六尺巷”。这种大度叫包容。

  用真心去感化,用道理去证明。中国古代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武则天。相信大家都知道。骆宾王在武则天登上王位之后,用纸列出武则天的种种罪证,公之于世。当武则天看到罪证书时,并没有感到愤怒,而是很是欣赏骆宾王的文采,想要骆宾王进京做官。武则天没有因为骆宾王列出她的罪证而漠视他的文采。这种气量叫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谅解。在为人处事上,需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包容他人所犯的过失。情感上需要用公平的眼光评价,你将得到身体和心灵的放松。包容就在你我身边。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因而需要你我宽容。

谈包容作文6

  包容,人之本性也。世间之人皆有包容之心,只是或大或小,各自不一。包容,即是宽容大度的一种品格,是人性之中善的表现。

  人之初,性本善。包容为一颗种子,在人初生之时使种植在人心口之中。经过后天培养的“仁”与“德”的灌溉,才得以展现出来。

  夏元吉先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我年幼时,有人冒犯我,我没有不发怒的。长大后,开始在神色上忍让,然后在心里忍耐,时间久了自然习惯绝不与人计较。”夏元吉先生年幼时阅历尚少,心中的宽容之量尚且如幼苗一般,无法阻挡愤怒。长大后,学习的过程让他获得了更多的“仁德”,心中的种子已成了参天大树,便显得大度宽容了。

  修身养性,以学会包容,既可使人行善,也可为成功带来更多希望。宋朝韩琦一次与范仲淹议事,意见不合,范仲淹拂袖而去。此时,韩琦自后一把拉住范仲淹说:“希文,有什么事不可以再商量呢?”见韩琦和颜善语,范仲淹怒气顿消。韩琦的宽容大度化解了一场僵局,让议事有机会圆满结束。可试想若韩琦以恶言相击,此次议事必不欢而散,这二人日后也必定无法和睦相处。

  包容可使人宽容豁达,排遣烦恼。如前人史|臣所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豁,眉目清扬。”人因宽容,而坦然面对不如意之事,则会觉得心境开阔。世人都要面对烦恼逆事,因而众人皆“拿得起”,可宽容之人处处能容,不计得失,此便为“放得下”。圣贤之人,必拥有包容之心。圣贤之人带有高尚的善意,而此善最直接的,也是真的表达方式,即是包容。林则徐曾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正因有包容之人,才显得伟大圣明。

  但包容并等于纵容。凡事皆有个度,正所谓“物极必反”,过于包容则为纵容,此非有利于人,反害于人。一个大盗回忆往事时曾说,他儿时偷过一只鸡蛋,被发现后并未受到任何责骂,大人们反因他年幼而和颜以待。从此他越偷越大,成了国际大盗,最终入狱。大人的“包容”成了纵容,使得一个孩子走上了错误的人生道路,因此包容需有度。

  包容是中国人所欣赏的一种品格,它代表着宽容大度,是化解矛盾最重要的法宝,也是人性中必有的一种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