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父亲作文(2)

时间:2021-08-31

读懂父亲作文4

  还是孩童的时候,在我的理解之中,快乐就是人生的真谛。

  这时,我才6岁,刚上小学,每天最爱干的事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对于学习,我是拒绝的,记得有一次,我作业也没写,一放学就和小伙伴玩去了,父亲知道了,气得火冒三丈,找到我,拽着我的耳朵就往家走,还把小伙伴都骂了一顿,说不要让他们再找我玩。我的心里满是郁闷,觉得对不起小伙伴,还埋怨父亲,写着作业,我扒在窗台上向下望,看到小伙伴玩的正高兴,两行泪水似洪水般倾泻而下,不理解父亲,觉得父亲使我的快乐少了几分。心里常常念叨,要是能玩多好啊!真无聊!

  长大了些,学校经常考试,回忆那一次,已是几年前的事了,而对发下来的试卷,一个大写的“不及格”占满了大半张试卷,我哭丧着脸,聋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了回家,父亲见到了这试卷,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哎,你先去写作业吧。”

  这天晚上,想着这天的考试成绩,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抬头看表,已经十一点了,望着里屋,看到父亲的书房门关着,微微露出一点小缝,柔弱的'光芒披散下来,照到地板上,我踮起脚尖,轻轻地扒在门上向里看去,父亲,一个瘦弱的背影,正点着油灯,在我的试卷上圈圈点点,书柜地门开着,桌子上的,正是三年级教科书,他不时揉揉眼睛,缓解疲劳,他那弯弯的背,好似一把拉开的弓,那油灯的光亮照着他那满头银丝,过了一会儿,他竟扒在书桌上,睡着了。

  第二天,父亲不在家,母亲告诉我要给我看一个东西,说罢,母亲走入父亲书房,取去了那本沉甸甸,厚厚的笔记本。我翻了又翻,终于发现父亲昨夜的笔记,母亲长叹一口气:“哎,你父亲天天熬夜,上网查阅资料,为的是,你的学习。年纪平平,就已满头银发,你自己也要努力呀!”说罢,两行泪水再次似洪水般倾泻而下,可这次,与上次有着天壤之别。

  从此,我发奋读书,为了父亲,更为了自己,一个月后,我考了年级第一,全家人都激动而欢喜,这使我,感到真正的快乐,我才读懂了父亲。

  快乐,不仅浮于表面,而更注重于内在,我读懂了父亲。

读懂父亲作文5

  我的父亲,虽不像闻一多先生一样,为了国家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我的父亲却有和闻一多先生一样的品质,“做了不说”与“且说且做”。他在我眼里就是最最伟大的人。

  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由于他工作的关系,父亲总是一丝不苟的。在工作上,他是病人眼里的好大夫,这时候父亲总是“只做不说”型的。有一个寒假,我和父亲一起去了医院。父亲从八点开始,进入诊室,我在对面的玻璃房中写作业,过了四个小时,十二点了,父亲还没有出来。我偷偷打开诊室的门,看到父亲仍在接诊,他面前的水杯仍是满满的,一口也没喝。他认真地听着病人的叙述,耐心地回答着病人的问题。他几乎忙得无法抬头,忙得忘了时间,我鼻头一酸,父亲每天都这么忙,因为怕我和妈妈担心,回家后却从不说起,装作不累的样子,而我却还在一周前因为他不带去欢乐谷与他闹不愉快。到了一点多,父亲送走了最后一位病人,带我到食堂吃饭,看到他走路时的背都挺不起来,还不时用手揉揉腰,我心疼极了。我以前从不知道父亲为了我能过幸福的生活而付出的一切。吃饭的时候,我问父亲:“您为什么要当医生呢?医生多辛苦呀!”父亲说:“小时候我的一个好朋友生了很严重的病,吃了很多的苦,所以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要当一名医术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听了父亲的话,我真为我有一个这样的“白衣天使”父亲而骄傲。

  在家庭中,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每天除了上班还要辅导我的功课。这时,他就变成“且说且做”型。有一次,我在课上关于光的直线传播没听懂,父亲为了能让我能懂,熬夜查找资料。半夜我起来喝水,看见父亲还坐在电脑前查着资料,他轻轻地点着鼠标,生怕吵醒我。在台灯微弱的光晕下,父亲的背似乎又驼了一些……第二天上学的路上,父亲兴致勃勃、深入浅出地给我讲了许多光线传播的例子,让我一下子就豁然领悟了。看到我听懂了,父亲比我还高兴,连连说:“还有什么不会的,一定要问啊,咱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这就是我的父亲,在单位,他是一位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救死扶伤的医生,在家里,他是和蔼可亲、无微不至的老爸。您的言行,让我渐渐读懂了您的严谨、您的体贴、您的坚韧、您的深情。

  我读懂了父亲。

读懂父亲作文6

  他有作为男人的沉着冷静,分析问题总是有理有据;他也有作为丈夫的担当负责,他的肩膀宽厚结实;他也有作为父亲的亲切幽默,是他的孩子始终崇敬的、深爱着的人。

  他是我的父亲,我和母亲所依靠的男人。

  一直以来,我总是认为爱母亲要胜过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很深。父亲总是作为救星,在妻女产生矛盾时及时化解。如果有人问我:“如果未来你只能和父母中的一方生活,你会选谁?”“妈妈!”一定是毫无犹豫地问答。

  转变发生在离开家乡的这一年。从住处走出来,我时常无法分辨哪边是通往学校的方向;站在陌生的十字路口,我在霓虹灯下寻找通往家的路。我很茫然,也不想给母亲徒增烦恼,如果父亲在这儿,他一定会拍拍我的肩膀:“小意思,多走几趟就记得了,我们老蔡家的基因怎么会比别人差呢?”然后用他宽大的手握住我的手,一边记着路边的店名一边想着有空再来逛逛。

  两个人吃饭常会感到寂寞。我和母亲带着各自的疲倦,有时气氛会无故低沉。我们对望一眼,会突然笑起来,开始回味从前饭桌上滔滔不绝的欢笑。可能眼眶会忽然湿润,但转转眼珠子,用心微笑,生活又会很美好。我们各自在心里怀抱对父亲和丈夫的思念,拥在一起给心灵取暖。

  初中的课程多了,作业也难了。很多时候,长时间困在题目的死胡同里,台灯的灯光变得很刺目,消极的情绪一下子蔓延开,心里很失落。打电话给父亲,他总是安慰我:

  “别急,慢慢来,难题算什么?我教你,你下回肯定都会了!”稍加思索,几番点拨,拨云见日。他为胡同里的我架了一座梯子,拉着我爬上屋顶,让我发现,其实出口就在下一个拐弯处,迷惑的时候静下心来望望天空,总能寻见答案。

  “……这样想是不是很简单?”他又发出上扬的幽默性的话调,我甚至能想到电话那头他那经典的瞪大双眼的“小丑式”微笑,各种复杂的滋味涌上心头。

  “是啊,真的很简单,我之前怎么没有想到呢?”

  其实,父亲一直是这个家最重要的支柱,他可能不那么善于表达他的情感,但他会在我累的时候提议一起去散步;他会因为我喜欢吃米糕特意坐很久的车从寿宁带正宗的回来;他会在过马路的时圈住我的肩膀;他会在每个周五的晚上赶来我和母亲的身边,给我们一个爱的拥抱。

  我的父亲一直爱着我们,我们也一直深深依赖着他。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你更爱你的父亲还是母亲?”

  “我同时爱着他们,也同等爱着他们。我们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互相关爱,没有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