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作文(2)

时间:2021-08-31

爱国作文 篇4

  我爱国画我爱国画,它有的飘渺空虚,有的气势磅礴,有的雄伟壮丽;苍翠欲滴的树,鲜艳娇嫩的花,“一杆两杆秀竹,五点六点梅花”没有一个不能用它画出来。欣赏它,如沐春风,令我们的内心变得纯洁而又宽敞。

  中国国画,已有20xx年的历史了。之所以被称为“国画”,我想是因为他是中国仅有的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画法,它是中国的象征。当我们看厌了欧洲式一层又一层涂抹的画,去欣赏国画,那清秀的笔画、有力的线条,难到不会使你心旷神怡吗?

  也许就几笔,就能勾勒出惟妙惟肖的虫鱼;也许左一点、右一顿,就能绘制出一朵华丽娇艳的牡丹;国画,它随心所欲,不用太多时间,也不用太多精力,便能创作出一幅属于中国的画。

  我爱观赏山水,更爱体验山水。在国画里,奔腾的长江、雄伟的泰山、倾泻的瀑布、潺潺的泉水,一切都显得活灵活现,令人身当其境。没有繁琐的文字叙述它,没有过多的语言讲解它,只是一幅水墨画,或再配一首优美的诗词,却更让人感到温馨。

  国画,对我而言,用一个字形容,就是“雅”,琴、棋、书、画,在中国被称为“四大雅事”。画它的人,看它的人,在那一刻,都会享受到一种文雅的美,纯净的美。而它本身,就是一种“雅趣”。

  我们青少年,还没有能力作出一幅惊天动地的大作,但我们的责任,就是继承和发扬它。我们的生活,处处有国画,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难道不喜爱与继承祖国的象征吗?

爱国作文 篇5

  “爱国”,是一个从古说到今不变的话题。一说起它,让我们想到的是许许多多的爱国英雄。古有怀抱一腔爱国热情自投汨罗的屈原,近有为救国而甘洒热血的谭嗣同,今有为祖国强大而默默奉献的许多风流人物。

  “河山只在我梦索,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听到香港歌手张明敏的歌声,多少人流泪了。这仅仅是普通的泪花吗?不!它是一种化身,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力量的化身,它有一个崇高而伟大的名字,叫“爱国”!

  它,是一种感情。我们是炎黄子孙,生在长城下,长在黄河边,听着长江的涛声成长。这片黄土地,曾孕育出对人类影响伟大的“四大发明”;更有“长征”运载火箭喷吐烈焰,直刺蓝天;还有“神舟5号”发射成功……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冲刷不去的是炎黄子孙建树的功勋。我们用血肉筑起长城,用生命谱写壮歌。这种感情,使多少海外游子常常心怀一腔乡愁,盼望落叶归根;这种感情,使多少身在祖国的人们,深感热土难离!因此,无论天涯海角,我们对祖国的感情,始终是那个执着、坚定。

  它,还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植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黄山黄河长江长城,在我们心中重千斤,心底深处总是澎湃着中华的声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爱国是我们的传统,更应该是炎黄子孙的美德。谁不爱国就会愧对列祖列宗,失去作为炎黄子孙的资格。

  它,更是一种责任。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是祖国事业的一代实干家,而不是仅会说空话的旁观者。因此,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应体现在爱国之情,爱国信念上,更重要的则应体现在担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上,体现在报效祖国的具体行动中。

  爱国,是一种深切的感情,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只有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自强不息,才能具有伟大的凝聚力与生命力!

爱国作文 篇6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的这首著名的诗,相信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它是古人对乡愁的理解,是古人对久离家乡的无奈与叹息。

  其实不止这一首,古人对家乡怀念的名诗名句是很多的:“阳光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客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等等。事实上,你一翻名诗集就会发现大多数名诗都是描写故乡与乡愁的。乡愁不用说,自然是饱含了思乡情怀,显示出诗人对家乡之渴望,也有不能回乡之无奈,诗人只能借归雁、春花、寒梅寄寓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愁思,使千年之后的我们读来仍能深感作者的思乡之苦。而诗人对家乡风光的描写却往往带着无限的喜悦与赞美,写出了家乡在诗人眼中的美好,更体现了诗人对家乡之热爱。

  而现代人对家乡、乡愁的描写似乎少了许多,现代散文诗歌写乡思的基本上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了。农民们进入城里打工基本上不愿再回去。我六岁从湖南来到北京,可现在连老家话都不会说了!年年回家被不认识的老乡当外乡人看待,被怀疑地问道:“你不是这儿人吧?”会不会是比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更大的悲哀呢?

  也许不会,因为有些人把自己的`家乡已视之为粪土了!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听到后排两个人用流利的普通话聊天,有一个人竟说他也是湖南人!我顿觉十分亲切。可另一个人问他:“湖南怎么样呀?”他竟答:“三个字:脏、乱、差!”接着把湖南的负面消息说了一个遍,并以一句:“幸好我到了北京。”作为结尾。我的心都凉了,同时我也很好奇:古人的乡愁去哪儿了?对家乡的热爱去哪儿了?!

  在强大的物质生活的感染下,我们的乡情已经淡漠了,家乡已不再是重要的精神支托,“哪里有钱,哪里就是我的家!”这样的想法已经在许多人心里生长了。所以,人们疯狂地向大城市、国外发展,并在那里扎根,不再想回故乡,乡愁也自然没有了:“买张机票我两小时就能回家,哪来的乡愁?”对家乡甚至国家的情感也自然消失了。

  这时一件可怕的事情,它并不只在于我们会与先人的文化情感失去共鸣;更关键的是,它能消弱民族的凝聚力!屈原、烛之武、荆轲、李广、霍去病、岳飞……他们都是民族的义士,为了国家的安危去与敌人勇敢地斗争,为国家而死。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爱国之士,中国才能够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屹立至今的传奇。而站在他们身后支持他们,给他们以勇气和动力的正是对家乡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都缘自于那小小的乡愁。

  而今天,在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风雨险阻终于站起来的时候,人们对故乡、国家的情感竟慢慢淡漠了?!

  孟子说:“因忧患艰苦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最后灭亡。”而我要说:“因思乡爱国得以生存,因崇尚物欲最后消亡!”让我们爱自己的故乡,爱自己的祖国,爱我们身边的每一草每一木,每一山每一河,每一石每一土,找回那还未完全远去的乡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