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作文900字(2)

时间:2021-08-31

除夕的作文900字 篇3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除夕。

  小时候对除夕有一种神秘而又虔诚的期待感觉。那时在农村,放寒假后最期待的当然是春节,而除夕则是春节的真正开始。

  三十入夜,父亲先是供祖宗,说是心正不忘本,祖宗便会保佑安康。他小声地安排我们几个做事,敬畏的燃起黄表纸、点起香和蜡烛,感恩的烧纸钱给祖宗、跪拜时心内默念祈祷,二小挂鞭炮热热闹闹;整个气氛肃穆而纯洁,我们深深相信逝去的先人 真有灵犀。那一刻,暖暖的烛光使得父亲高大宽厚母亲慈祥快乐;那一刻,家人成为一体浸染在无边漫延的幸福和希望中,我们深深相信,新的一年一定会更好。

  当然,丰盛的晚餐总是让我们激动无比。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怀恋那些简朴干净天然的美味。记得那时5元钱的食物安排就可以过一个丰盛快乐的新年。

  晚餐后就是全家人要先后洗澡了,父亲说新的一年要干干净净。那时是在木盆里洗澡,用烧的开水,旁边烤着木炭火;一般是我们兄弟三个先洗,边洗边嬉戏,母亲在门外小声提醒我们不要大声吵闹,我们则心领神会的抿嘴而笑。母亲把所有衣服洗净,我们则换上新衣新袜新鞋,彼此开心的评价着。

  贴对联是除夕的一件大事,对联是父亲自己写的',有时白天他也顺便帮村民写写。贴时,我们三个在旁边递对子、递浆糊、观察贴的正不正。那时并不太懂对子的内容,只是父亲缓慢的动作认真的态度让我知道了对联就是新年的期望。

  晚上十点左右,我们开始轮流守岁,父亲说除夕里每个房间的灯必须亮着,且春台上香案里的香要不断续上。我们兄弟三个要守到转钟再喊妈妈。那夜我们也没有瞌睡,一直兴奋地聊着讲着,所以总是妈妈主动换我们才去睡觉。凌晨五点左右,父亲便开始操持新年第一天的年饭了。

  在锅碗瓢盆的乐曲中在朦胧的香味中,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

  多年后,我在城市成家了,回老家便少了许多,而过节的方式也变去了很多。

  今年,我携家人回到老家陪父母过年。父亲听力差很多了,母亲也因中风走路不便,兄弟三个也各有际遇。父亲说传统要延续,他操持着除夕的流程,不过鞭炮更多烟花灿烂、菜式更丰盛欢乐依旧、家庭成员兴旺孩子们乐不可支。

  对联依然是老父亲写的,毛笔字还是遒劲有力,起笔撇捺考究。我站在板凳上,他在下面指挥着,上下左右征求着他的意见。快贴好时,我回头看看他,他站在下面矮了许多。

  守岁时,陪二老聊天。多是家里和村里的往事,他们讲述着村里人的生老病死、上学考学、各个家庭的兴衰演变。夜里外面安静的出奇,父母轻声道来,原来小村庄已去三十年了。

  春台上的烛光依然跳动着,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家的除夕夜就这样一直在心里。

除夕的作文900字 篇4

  奶奶家座落于东北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非常热情、好客,因此几乎每年春节我们都回奶奶家过年。去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又在那里过了个难忘的除夕。

  我们坐了一夜的火车,又坐了两个多小时的汽车,才到奶奶家,爷爷和奶奶正站在大门口等我们呢!我和爷爷奶奶打过招呼后,就迫不及待地出门找村里的其他小伙伴玩去了。

  两天后的早晨,我一睁开眼睛发现屋里非常静,“咦?人都却哪儿了?”我正自言自语时妈妈走了进来,笑着说:“看看你,这几天都玩疯了,连今天是除夕都忘了!”我一听,赶紧起床,用最快的速 度穿好衣服、收拾好被子。

  吃过早饭,当我正准备再去小伙伴家玩时,爷爷叫住了我:“彤彤,要不要帮爷爷贴春联、贴挂钱儿啊?”

  “挂钱儿?什么是挂钱儿啊?难道是把钱贴到墙上?”我疑惑不解地问。

  我话音刚落,爷爷和爸爸一起哈哈大笑起来。爷爷拿出一张红色的长方形的像窗花的东西给我看,下面有穗,中间还有一个大大的“福”字,漂亮极了。

  这时见多识广的爸爸告诉我:“挂钱儿有很多种叫法,例如门笺、门签、挂千、吊钱,等等,是用漂亮的彩纸用锋利的刻刀刻成五花八门的图案,过年时贴到门楣和窗楣上,迎风飘舞,非常好看,我们 北方管它形象地叫‘挂钱儿’!”哦,这下我明白了,马上动起手来,和爷爷一起贴春联、贴挂钱儿。

  午饭后,正当我闲着没事儿干时,小伙伴们穿着漂亮的新衣服、一蹦一跳地跑过来:“喂,我们一起去玩吧!”我也把自己的新衣服换上,一起和小伙伴去玩了。不知不觉天黑了,我对小伙伴们说“不 早了,我们回家吧,否则爸爸妈妈要着急了。”说完,大家就散了。

  晚上,奶奶和妈妈一边看联欢晚会一边包饺子,爷爷和爸爸在旁边聊天,我一个人没意思,就躺在炕上迷迷糊糊睡着了。

  睡得正香,“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把我惊醒,我一骨碌爬起来,看见爷爷和爸爸正在外面放鞭炮,过了一会,奶奶把香喷喷的饺子端上了饭桌。我大声道:“爷爷、奶奶过年好!爸爸、妈妈过年好!” 大家互相拜年、问好,妈妈对我说:“彤彤,吃完饺子,你就又长一岁了!”我顾不上说话开始狼吞虎咽吃起来。突然,我的牙被咯了一下,就问奶奶怎么把骨头包进来了。奶奶笑着说:“你先拿出来 看看是什么。”我一看,顿时傻了眼:竟然是枚一分钱的硬币。爸爸告诉我:“是奶奶特意放的硬币,只有两只饺子里面有哦!大人如果吃到有硬币的饺子,预示着来年交好运、发大财,如果小孩子吃 到了,就代表来年学习会更上一层楼!”我听了后心里那个美呀。吃完饺子,妈妈对我说:“快睡觉吧,明天还要去给其他亲戚拜年呢!”于是,我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

  这个除夕我过得非常快乐,真希望下个春节快点儿来呀!

除夕的作文900字 篇5

  欢欢喜喜庆新春,热热闹闹过大年。家乡有句方言:三脚椅子也要拿回家过年。漂游在外的游子们陆陆续续回到了家乡,融入在过年的喜悦中。在这团聚喜庆的日子里,亲人们又怎能忘记把已经过世的祖先“请”回家来团聚呢。因此,祭拜祖先成了大年里家乡特色的一道绚丽风景线。

  为了中午的祭祖,除夕那天早上,全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奶奶、婶婶、妈妈都钻进了厨房,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蒸鱼、炒虾、炸鸡腿……香味儿熏得女人们心里美滋滋的。爷爷、叔叔、爸爸也不闲着,带着我们小孩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红彤彤的对联也贴上了,好让祖先们清心地回来一趟。

  转眼就快中午了。厨房里,祭祖的供品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奶奶叫我们把供品端到楼上的大厅。哇,供品可丰富了,有酥汁排骨、螃蟹粉丝煲、红烧肉、三明治年糕、炸鸡腿、五粮液酒、虫草白鸭汤……看着这些供品,闻着香喷喷的味儿,真让我们垂涎三尺。不过,为了表示对祖先的敬重。祭祖前,我们可不能先动口吃这些供品的。

  我们把供品摆放在一块大方桌上。大方桌的前面摆放着祖先的灵位和烛台、香炉。香炉的前方,可看到大厅的正墙上挂着祖先的遗像,供品上齐了,爸爸在方桌前排了十个酒杯,倒上酒,又列了十双筷子。然后,挑出芋头、年糕、面包和鱼四道菜摆在最面前。我看着好奇,窃声问爸爸,爸爸笑着说:“这是希望祖宗保佑我们全家多子多孙,年年高,年年发,年年有余。”原来还有这深一层的含义,难怪每年都会把它们摆到最前面。

  开始祭祖了,奶奶年长,由她主持祭拜祖先。奶奶先点好香烛,便庄重地站在大厅中央,双手捧着一大叠金纸,金面朝着祖先灵位恭恭敬敬地鞠了四个躬;之后,口里念念有词地小声说着什么。奶奶请祖先们回来吃饭,全家人都要在一旁静静地守着。我张大耳朵细细听着,原来,奶奶祈求祖先们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和和睦睦,让大人们事业有成,小孩们好好读书。奶奶祈祷完毕后,留一段时间让祖先们慢慢品尝。过了十几分钟,奶奶把金纸都递给了我们,让大伙儿一起把这金纸全都烧给祖先们带上。全家人围在一起,把火烧得旺旺的。看着高高的火苗,满天飞舞的金灰,我想祖先们是该收到我们这些子孙们给他带去的金钱了吧。最后,全家大小都轮着恭敬地给祖先们鞠了四个躬,在“噼噼啪啪”的热烈鞭炮声中,恭送走了祖先。

  “送走”了祖先,我们可以开饭了。此时,我们吃着大鱼大肉,我的内心却波澜万千。作为子孙,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回报自己的祖先吗?不!这只是对祖先怀念的一种方式。他们的肉体不在了,他们的灵魂还在——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勤俭的精神建立了这个家,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祭拜!在怀念的同时,我们要懂得感恩,还要懂得把祖先们勤劳节俭的精神一代传一代,把祖先们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把这个家建设得更加辉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