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泗街上有一家修皮鞋的老店,正如天下所有的老店一样,它装修得十分简朴,一看就给人一种实惠的踏实感。每次路过它,我看见里面那个老匠人,心中总是有种怜悯之情。匠人应最知人情冷暖吧。
有一次我的皮鞋坏了,我就拿它去那家店修。店里有种淡淡的皮革味。老匠人很和气地拿过我的鞋子,又拉过一张椅子:“你先坐会儿,我很快就修好了。”
我环顾四周,鞋架上摆的满满是皮鞋,从并不是新的式样可以看出,这大概是他自己做的鞋。“现在亲手做皮鞋的人可是越来越少了。”看我盯着鞋发呆,老匠人笑着说道。“你们年轻人心气高,不肯做这个。我儿子就不肯跟我学手艺,吃不了这苦。”听了他这番话,我觉得很心酸。从他的衣着举止中我看见劳动人民的艰辛。我不再说话,皮革味,机器声,无一不令我难过。不一会儿,鞋修好了,老匠人给了个很便宜的价格,我付了钱就走了。
老匠人的手艺很好。鞋子很长时间没有坏,我也就没有去过那家店。后来学了杨绛的《老王》,文末“愧怍”二字令我心中一惊。杨绛是因为一直把自己和老王摆在不平等的位置,以知识分子的姿态俯视他而愧怍。而我呢?
后来又有一次经过那家店时,老远就听见店里在放音乐,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也不知道。心中好奇。我走进去看了看。匠人正在整理他的鞋柜,看上去心情很好,嘴里哼着歌。见我进来,他很是吃惊:“鞋又坏了?”“没有,您的手艺很好。”他听后眉毛上扬:“那是,我修的鞋,绝对!”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神采飞扬,我也不由笑了。
“来看鞋的?”他笑着问,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就点点头。这时隔壁小商店里有人喊他,老匠人放下手中活计,对我说:“你自己先看看,我去隔壁晚会儿。”
我站在店里有些出神,想到第一次见老匠人的和气,生活的艰辛反而使他更加宽厚可爱,真是个可敬的人啊。
隔壁传来笑声,我忍不住跑过去看。匠人和隔壁的店主在聊天,看老匠人手舞足蹈地不知道在说什么,我的心情突然十分愉悦。想起语文老师说过他看见一个老头在下午坐在街边,一杯酒,一碟花生米,一柄摇扇,很是舒服,他很羡慕。我忽然明白,“愧怍”是由于我用世俗眼光俯视他,而忽视匠人的快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至微物也,是以天地大仁,视万物皆为至微之物。这就是告诉我们,众生平等。只有用平视的目光才能不卑不亢。俯视令人愧怍,仰视令人失节,而平视使人免于平庸,收获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