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里的故事作文(3)

时间:2021-08-31

照片里的故事作文7

  这张照片是黑白的,父亲视其为珍宝,不时回头看看。渐渐意识到这张照片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的亲人的故事。

  照片是在我湖南老家门口拍的。那时候的老房子比现在矮很多,墙壁尘土飞扬,不起眼。房子里什么都没有,比现在看起来更宽敞。这就是穷的感觉。屋顶是蓝色瓷砖。虽然破旧了,但是和周围的杂草比起来特别亮。

  照片上只有几个人:太爷爷,太奶奶,爷爷,爷爷叔叔,爷爷的叔叔。都很瘦,一种病态的瘦。虽然是黑白照片,但看得出脸色苍白。最引人注目的是爷爷的叔叔,面黄肌瘦,矮小虚弱,典型的皮包骨,愁容满面。别人虽然饿,但他至少精力充沛,有眼睛,看起来毫无生气。

  爷爷说,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在同一帧。即使当时爷爷还没成年。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经历了多年的战乱。胜利的喜悦没有持续多久。中国这块饱经风霜的土地上,只有衰退的经济、萧条的民生、停滞的教育和流离失所的人民。为了建设一个独立、自由、繁荣的新中国,当时的人们勒紧裤带,支持国家建设。

  爷爷说那时候大家天天耕地,辛苦了。然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件,房子漏水,下了一整夜的雨。人祸前脚走远,天灾饥荒意外爆发!人变得奢望充实。所以大家都要吃野菜根,然后连树皮都扒了吃!最后,再也找不到食物了。

  在这些艰难的岁月里,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战争和饥饿。爷爷说,他们兄弟五个有幸活下来。照片中的瘦大叔救了他们。有野菜有草根的时候,太伯叔叔把能吃的食物都留给了他们兄弟。他只靠吃观音土为生,最后活活饿死。突然听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我又惊又悲,就是血浓于水!为了生命的延续,为了同一个品系的后代,他们的父母真的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突然,一个声音从我的血液里传来,像一股燃烧的洪流,随着我的心脏跳跃。我知道祖先的鲜血已经在我体内沸腾。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过着衣来伸手,食来张口,丰衣足食的生活。我从来没有想过祖先的艰辛和困难。触摸这张图,我的心怦怦直跳。

  这是爷爷在那个时代保存的唯一一张照片。虽然没见过泰叔,但每次翻到这张照片,心里都会充满敬意。今天有多少人为我们的美好生活付出了代价!

照片里的故事作文8

  这张照片是我们学校运动会期间教工健身跑活动的一张剪影。你没看错,照片中的主人公就是我们幽默搞笑但是教学认真的班主任陈老师。你知道吗?这张照片背后可是藏了不少笑点的,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回顾一下这个历史的瞬间。

  这是20xx年10月24日的下午。在校工会的组织下,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教工健身跑活动。这次活动几乎所有老师都参加,我们的陈老师当然也不例外。

  随着裁判员的一声枪响,老师们在各自队长的带领下一起冲出了起跑线。我们的陈老师在人群中并不显眼,光看他那条紧身的牛仔裤就知道他不是专业的——毕竟是科学老师哈哈哈。

  只见大概四十的他踏着六十的步伐,不紧不慢地跟在长跑队伍后面。我们的同学可是着急得不得了,非得让老师跑快点儿,于是想尽办法地加油助威:“陈老师加油!陈老师快点啊!陈老师你再慢下去都要被女老师超过啦……。”但是陈老师仍然保持着他那五迈的步伐。我身旁的两个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从人群中挤到了跑道上,难不成他们要……。

  两位同学跟在陈老师的身后,此时陈老师浑然不知。

  一圈又一圈过去了,比赛进入了倒计时,可是陈老师却在关键时刻慢下了脚步。两位同学看时机已到,互相点了点头,把手搭在了陈老师肩上。陈老师忽然一惊忙回头看,惊慌失措的他边喘气小跑边转头说:“啊哈。你们要干嘛?”两位同学相视后一笑,双腿立刻发力,像装了马达似的飞速运动,还不忘一手搭着陈老师的肩推着他跑!陈老师吓了一跳,只得用笑声来掩饰自己的慌张,脸上挂着“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嘛”的懵圈式笑容。

  陈老师的嘴巴张得老大了,露出了一排洁白的牙齿。

  那是我们见过陈老师跑得最快的一次了,疾如闪电的他们瞬间在校园内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离比赛结束仅剩最后五秒了,两位同学再次加快了速度,陈老师只得身体微微后倾,让同学带他跑步带他飞,不过终点不喊累,三个人步伐极其其一致地向终点线冲去,此时陈老师的脸上仍挂着笑容。

  最终陈老师在一片欢笑声和欢呼声中越过了终点线,同学们见状,立刻递上了矿泉水,陈老师一边大口喝着水一边指着那两个同学,笑着说:“你们这两个小子……还真行……!”

  现在想起来也真是让人留恋,那段时光可算是学习生涯中最放松最快乐的吧!要是再举办一场这样的老师运动会,我想我一定会让陈老师“原地起飞”,哈哈哈哈!

照片里的故事作文9

  前几天,我在清理手机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那张我们六年级下学期去社会实践时的照片。

  那次我们去了欢乐谷,天气闷热,太阳仿佛晒化了所有的风。大家在遮阳棚下吃午饭,谁都没有胃口去面对白米饭,油腻腻的鸡腿以及清水上漂浮了几片青菜——所谓的汤。

  大家彼此望望,谁都没有吭声。不约而同地打开书包,贡献出了自己的零食。只见陆正航从包里掏出了两盒不知名物体,我立马反应过来:速煮便捷式麻辣烫。他摇了摇那玩意儿,歪着头,挑起一边眉,问:“在座的各位有谁会煮吗?”毕竟在家我和老爸“分享”过几盒,自然会做,便接过去麻利地拆开包装,将菜包放入,用水将类似于暖宝宝的东西加热,盖上盖子,坐等煮熟。

  不久,一股辣味迎面扑来,挠得同学们心痒痒的,四周响起一阵肚子的“咕咕”声,饿了。

  过了一会儿,经过再三确认,我才让同学们品尝。只见一个个眼放精光,拿手机的也纷纷将手机放下,像八百年没吃过东西似的,拼命地把更多的菜放入自己碗中。我也没忍住,加入了抢食的行列。

  同学们不仅抢,而且吃起来也是狼吞虎咽,看也不看便把东西往嘴里塞,也顾不得什么文明、什么形象,什么淑女了。然而这一切早已被馋得不行,可又吃不上的同学记录在了手机里。他们当天晚上把照片发到了班群里。几乎每一个参与了抢食的同学看到这张照片都会笑得前仰后翻、合不拢嘴。

  可如今,我们已经毕业了,不能再聚在一起抢麻辣烫了,不能再互相追逐打闹了,不能再笑得抱成一团了。我们还天真地以为只要在一个城市,我们就一定能再次相逢、相遇。

  经年往事,会随着淅沥缠绵的雨,流淌而出。“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然而,关闭的只是院门,那心门,又几时真正地关闭?半开半掩的门扉,只为等待下一批人来轻叩,而等待,就似这场无穷无尽的烟雨,萦绕一生。

  搁笔,天色已晚,窗外百家灯火,纵然热闹,却掩盖不住夜的苍凉。有时候,文字是脆弱的,抵不过世间一草一木。又有时,文字是那样深邃,短句简语,却胜过千言万语。

  我们曾经在人生的渡口被离别载去远方,朝着各自不可预见的未来,义无反顾地去奔赴。就那样被抛掷在红尘的千里之外,从来没有想过,还有一个渡口,叫重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避处桃花盛开,在下一个春天华丽的花心里,我们的心,早已开到难止难收。

  世事飘忽难定,若有缘遇知己,当万分珍惜。纵算有一日,终不能相倚,亦无遗憾,亦当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