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觉得这个比喻尤其恰当,又非常贴切。像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曲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当然,我的成长离不开书。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书报,小时候见爷爷奶奶看报,我会在旁边装模作样的看报;见爸爸妈妈读书,我也会拿起书一本正经的“读”,有时甚至书都是拿反的。因此还闹出不少笑话呢。
妈妈小时候哄我睡觉的绝招,就是给我讲故事。一开始,讲一个我就乖乖的睡觉,可后来慢慢的我不满足了,有时,一个晚上妈妈讲上五、六个故事我还不肯停歇。上幼儿园时,妈妈给我订了《幼儿画报》,书中的红袋鼠、火帽子、跳跳蛙成了我儿时最亲密的伙伴,他们告诉我很多小朋友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我渐渐地长大,对书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开始接触了美绘本,第一次见到美绘本就被深深地吸引,图画大,字少,不用妈妈讲我都能看懂,一本美绘本看上几百次我都不嫌烦。我反复的看,反复的想,它总是让我浮想联翩。
到了一年级,妈妈给我买的第一本儿童文学就是孙幼军爷爷写的《小猪稀里呼噜》,她每天睡前都会给我读五页,可这个故事真的太精彩了,每天都要和妈妈磨,可她就是不给我读,还欺负我说:“那你自己看呗!”我刚学过拼音,自己读就自己读,我就像啃骨头一样把它啃下来,虽然很多字不认识,也不理解,经过半个月一边查字典,一边问妈妈,我终于啃完了我生命里第一本书。虽然很辛苦,但我却却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有接触更多的书,文学、历史、军事、科普、艺术,文学书中那一个个故事给我我灵感,培养了我幽默性格;科普书让我在神秘的大自然中感到到它的奇妙,探索它的奥秘;历史书让我穿越时空隧道,让我回到古代的中国,感受到古代的历史……
我为书狂,哪怕别人叫我小书虫,我也乐意。能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我像一只快乐的鱼儿!我爱读书,我为书狂。
从我呱呱坠地起,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且不说幼时哭闹中的我是如何在妈妈的歌谣中神奇地止住哭声的,光是那一场据说可以预测未来的“抓周”便足以说明我是爱书。那时我还不会走路,老人们在我面前摆放了许多象征性的东西:梳子、尺子、钱、花等。我在众目睦睦之下,默默地爬来爬去,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全然不顾周围人们屏息凝神的表情。我先后拿起了花、车,但很快地丢在一边,最后拿起一本小人书专注地翻起来。妈妈高兴地把我抱在怀里,爱怜地说:“咱家琪琪,将来一定是个爱看书的文化人。”
上了小学后,我认识了第一本真正的书──语文。那色彩明丽的.插图、琅琅上口的歌谣,丰富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喜欢着,迷恋着,一遍又一遍地读,也因此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每当我忆及刚入学时的情景,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渐渐地,我不再满足于书上的故事、文章。我开始找些课外书来填充我对书的饥渴。我看了很多书,《一千零一夜》、《上下五千年》、《爱的教育》等。可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本《白雪公主》。每次我感到孤独寂寞时,都会把它拿出来看,跟着白雪公主一起伤心一起快乐。
看书不仅丰富了我的情感,也增长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一次,老师让我们写篇作文叫“我发现了──的秘密”。我马上想起那次我发现了夜光珠的奥秘的情景,便写了下去,老师给我打了个高分,还把它当范文在班上读了一遍。这件事在我童稚的心田里,洒下了清亮的雨露,对于我的语文学习,无疑是个极大的鞭策和鼓舞。
读书真是一种其乐无穷的事,一种生活的享受。那书里的智慧、知识、情趣,那书里的色彩、节奏、音韵,就像汩汩的清泉,就像甘甜的乳汁,注入你的心灵,滋润你的心房。
热爱读书吧,与书为伍,为书中高尚的人物为伍,你将不再感到孤独。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
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犹记得翔实的《史记》,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氲书香中,传唱千年!
读书当如此,在深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远忘不了古人隔着千年时空,传来的阵阵书香。唯有深阅读,才能带来心灵的涤荡。
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扁染层林。他是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称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谁又知道他的内心,谁又能了解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捧读《红楼梦》,“新仇旧恨知多少”,想起大观园,就会想起她的泪!她的自命清高,其实是因为孤苦无依,将自己紧紧地掩起。“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或许她悲,或许她倔,只肯环着一池灵动的池水,幽然飘落。她也爱,爱那粉饰的百花洲;她也伤,伤那香残的燕子楼;她也恨,恨那有时似傻似狂的贾宝玉。她没有“好风凭借力”的气魄,有的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她的一生都在还泪,却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宝玉一段伤悲,留给才子一声惊叹!
因为文化的深度,不会选择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