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的作文1500字(3)

时间:2021-08-31

父亲节的作文1500字 篇5

  我父亲,一辈子为农,他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也没去过北京天安门,一生人就那样默默无闻的侍候老家几块贫瘠的土地,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他的少年儿子,一颗豆芽,一条竹杆,亏父亲给他炖了那么多次高利参,田七,却是个连自家茅房着了火也不懂得怎生救,只愣愣的呆看着邻居把火扑灭的家伙,懒汉,书呆子。但这样的家伙在父亲眼里,却还当是一块宝,命根子,无怨无悔的培养着,侍候着,就像侍候着自家那块贫瘠的土地。

  七岁那年,他儿子贪玩,在打谷场与人玩打稻机,不小心让打稻机的齿轮把右手食指卷进去,碾切成一环一环的,只留皮连着。他儿子哭声震天,整个打谷场都为之动容。父亲听后,在水田里丢下正在耕耘的牛和犁,卷着裤腿,一身黑泥的滚爬上来,背起儿子就往医院里冲。大夫说,要整个手指都割下来。父亲说,那不得,没了右手食指当兵不能扳(枪)机写字不能执笔。大夫说,那你另找高明。父亲带儿子去找名闻一方的老中医。老中医用后花园一种草药敷,手指得以存下来。那段日子,父亲每天天蒙蒙亮就推出红棉自行车,驮上儿子,往遥远的一个小镇赶。儿子坐在车后座,望着两边不断后掠的青蓝甘蔗园或黄灿灿稻穗。爸,手指疼。父亲用力蹬红棉自行车。我蹬快点,莫多久就到了,疼你就咬铁钉忍着,人人都有疼的(时候),咬牙忍忍再痛的事也能过去!一个月后,老中医解开敷手的药包,用摄子摄下一小块碎骨头,说,好了,只少一小节,日后当兵还可板枪机,当官还可执笔。父亲陪着笑脸,对老中医千恩万谢。

  十岁那年,父亲赶牛车去砍甘蔗,儿子和六姐坐在牛车上,父亲坐在车辕上抽水烟,由着牛信马由缰的走,那牛走着走着就看上了路边的甘蔗尾,要越过路碍偷吃两口,一边车轮碾上高高的路障,翻车了。父亲和六姐都跳了出来,儿子被压在牛车里面。还好,牛车两边有两冀,顶住了车床,儿子趴在地下,不大碍,只吓蒙了,出不了声。父亲在外头,以为压死了儿子,呼天抢地,自己奋力要把牛车翻过来,却不行,路边人都过来帮手,终于把车翻过来,儿子活活生的爬起来,两眼骨碌碌的转,却看到了父亲两横老泪。母亲知道后,狠狠数落父亲,你儿子和你生肖不合,你命丑又贱又硬,不利你儿,你以后少近儿子!

  也许是这原因,儿子从少年起就叛逆十足,处处和父亲对着干,父亲要他去东他偏去西,父亲开录音机听雷剧他偏要换掉听时代曲,父亲要他写字他偏去玩。特别是进县城上学后更是看不起父亲,认为他是老封建没文化。父子关系火药味十足。但父亲从未打过儿子,从未,那怕一个小指头也没动过儿子。吵架时父亲常挂嘴上一句话,你个契弟仔,一分钱掉地下都捡起来吹干净使给你,还这么不生性。但可恨的儿子就是不生性不开蒙。如今儿子也已长大长老,变成别人的父亲,也养了一个叛逆十足的女儿,女儿也天天跟她父亲闹,她父亲要她去东她偏去西,要她写作业她偏看闲书,早餐煮了稀饭她要吃干饭,女儿父亲徒叹奈何,对天狂呼,真是报应呀,爸,当年我不该那样对你。

  儿子真正开蒙懂得父爱是在十七岁那年。有时候爱是要经过多少时间的洗沥才能醒悟呀。那时,儿子已上高中,在离家很远的城镇寄读。那时的学子读书很刻苦,为了伟大的高考,为了龙门一跃,为了走在千军万马的独门桥前面,常常挑灯夜战,晚自修十一点熄灯后,每个人都默默的端出一盏煤油灯,点上,放课桌上,继续熬战。偏偏在这白炽化的竟争里,什么都可以压抑,唯有天性里青春期的春心萌动压抑不了。年青人情窦初开,喜欢暗恋。儿子常看到一些同学为了暗恋的女子而郁闷愁苦茶饭不思,夜不成寝。不幸的是儿子也不可抑制的暗恋上了一个女同学,常常在子虚乌有的情感和理智斗争中弄得自己焦头烂额痛苦不堪,巴不得对女同学扒开心,你看,你看,这是我的心,我的爱,她是属于你的。儿子不可避免的患上失眠症,失恋症。那个炎热的夏天,儿子灰头土脸的回到农村的家中疗伤。父亲宽容的接纳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回家当天夜里就病了,发高烧。手忙脚乱中父亲背着儿子匆匆赶到村里的医疗站,打了两瓶吊针,拿了药,又把儿子背回家。回到家里,儿子的烧还没完全退,父亲又忙乱起来,冲药给儿子吃,不小心洒了一点在床上。儿子发脾气了,猛把药推开,哐的一声,碗掉地下,烂了。儿子等着父亲的骂。无意中瞥了父亲一眼,在昏黄的灯光下,看见父亲一脸的关切,一脸的慈祥,在静静流淌,毫无责备之色。儿子心头一震,别过脸去,流泪了。从那一刻起,儿子懂得了什么是爱。爱就在眼前,无遮无拦,安全可靠,不用去别的地方寻找!

  父亲离开我足足十年了,睡在老家的一旮小山丘里,谨以此文做父亲十年祭。

父亲节的作文1500字 篇6

  前几日,回到久别的老家。老家多树,尤其是在我老屋的前前后后。今年雨水充沛,高高低低的白杨树在秋日的阳光下,尽显浓郁,一团绿,这儿一丛,那儿一片,将农家院舍庇护得严严实实。真的,今年的白杨树生逢其时,拔节似的疯长着。嗅嗅、听听,似乎还都透着一股强劲的生长气息。虽然,时令已是仲秋。

  身材不算矮小的父亲,正在老屋前的树林里修枝打槎,旁边已是一大堆的枝条。父亲显然干了一大会的时间了,浑身散发着热气,连同树林里蒸腾的水汽,一片氤氲。修理后的杨树,如同新理发的青年,精神抖擞,泛着一派生机。大半生勤于农耕生息的父亲,一如大西北最为普通的白杨树,不计生命的尊卑优劣,顽强地生长在这块贫瘠的黄土地,栉风沐雨。有过婆娑的绿荫如盖,也有过萧杀秋风后的枯枝败叶,一年一度,一轮一晕,勾勒出不息生命的艰苦历程。人常言:背靠大树好乘凉。显然,父亲没有给予我们伟岸的“大树”可乘,有的,只是平头百姓所能付出的那些如山的父爱,更是那些鞭策我们终身的谆谆教诲。

  父亲和树,伴随他的大半生,不离不弃。自我打小记事起,父亲给我的印象,莫过于家门口这些随处可见的白杨树,脑海中定格了许多父亲和树不同时期的画面。

  最初的记忆是一位五保户老人死了,没有亲戚朋友,没有一点资产置办后事。身为生产队长的父亲,哀叹了一声:“人,怎么这么可怜啊”,而后,绕着村口不多的几棵白杨树,转了又转,量了又量,几经徘徊,才忍痛砍伐了其中的一颗,剖板成材,入殓了那位老人。也是在前年的日子里,父亲被小弟接到兰州生活了一段时间,临走时,依依不舍于他的这片杨树,叮嘱村里的一位孀居的老妇,扫聚树叶烧暖炕,收拾枯枝当柴烧。在他看来,这片杨树林,是他沟通邻里的情感桥梁。

  后来的包产到户,更是让村民的多耕地、多打粮的思想支配着,田间地头,凡是影响耕种的树,无论大小,尽数戕伐。白茬茬的截口,令父亲沉默寡言了。他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利去阻止。直到村头一棵将近百年的老树,也要被伐作油坊的压梁时,父亲火冒三丈,拼死守护着,势利的作坊主悻悻不已!一身虬枝、横柯蔽日的百年老树,如今依然挺立在老家村头,守望着家园,成为老家的护佑树。春来发几枝,彰显了生命的顽强和不息,年复年的春风,将老树的种子撒落在村庄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鹅黄嫩绿间,竟然延续了新一代的生命。

  后来的父亲,利用当时修路取土时留下的一块坑地,不分昼夜,在四周,一段石墙,一段草皮,就地取材,用了整整一个农闲季节,筑起了防护牲畜的围墙,在其中平整了一块苗圃,剪枝压苗,灰红的枝桠努出了嘴儿,父亲领着我,或是清晨,或是傍晚,挖坑栽植,或白杨,或荆条,也就居然满满当当地捯饬起了一片不小规模的树林。其间又洒下许多苜蓿、燕麦等种子,春风一过,纤纤细细的枝桠,从树苗儿上探出头,东张西望。沉默的父亲笑了,“你看,老师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种的树,当年就发芽了,你呢?十年后,会不会也像这些树苗,成才有用?”

  果真的,在父亲心血浇灌之下的这一片树林,如今已是郁郁葱葱,可谓茂林修竹了。一走进农庄,映入眼帘的,定然是父亲操劳呵护半生的这一片树林,高大挺拔的美白杨,直入云天。狂风折戟于此,黄沙沉寂于此。父亲的树林,以及受父亲感染,乡亲们也在村庄四处栽培起的许多树林,一点一线,连接形成了一道巨大的屏障,保护着父亲和乡亲们的家园,休养生息。七八年的时间里,经年累月,往日的土坯房,渐次被手植的白杨树作檩作梁,新建了亮堂堂的房舍,打造了新式的家具,近几年,更是作为经济木材销售,换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环保意识增强的父辈们,不再像先前那样盲目目的地乱砍滥伐,新老更替,轮换补植,维系着青山绿水的乡容村貌。春夏期间,这里是纳凉避暑的胜地,秋冬时令,枯死的枝桠是乡亲们烧火取暖的材料。

  二三十年前的教诲,犹然在耳,十年树木的譬喻,令我羞愧难当。父亲和树,在我心头是一份棒喝。在生命的历程中,不敢懈怠,兀自勤勉努力,自当向上。每当想起父亲用这些普通的杨树扶危济困渡难关时的气血场景时,心底不由升腾起一股力量。

  是的,父亲是平凡的,平凡如同他的白杨树,没有姹紫嫣红的娇容,没有楠木红松的高贵。但,正是这些普通,方才造就了不屈的生命气节,在生命的长河里,傲霜斗雪。

  我也正是父亲栽培的一棵树,汲取他的精华,发扬光大,造福地方是我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