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2)

时间:2021-08-31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它与春节、端午节同称我国农历的三大传统节,我看见那轮含羞的圆月 中秋节作文。它始见于《周礼》:“中秋夜,鼓士击鼓,吹幽雅(乐),以迎寒。”为何谓之“中秋”?南宁末陈自牧撰的笔记《梦梁录》:“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于中秋节的传说,虽然其论法不少,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特别是以嫦娥奔月的说法为主。

  中秋节赏月、拜月的习俗几千年前就已存在。《礼记》中记载的“秋暮夕月”,即是拜月神。周代的八月十五夜都有举行迎寒和拜月的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就颇为盛行了。早在南宋就有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这足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中秋节的热爱之情。

  “中秋拜月”从何而来?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的品德入宫。虽未得宠,但在某一年的八月十五夜赏月时,天子在朦胧月光下见得她,觉得她美丽出众,便立其为皇后,此后便有“中秋拜月”的习俗。

  现代人依然喜于拜月。中秋节的晚上,当皓月初升时,各家各户的妇女便在庭院、埕口或阳台等可以直接望见圆月的地方上设香案,并以月饼、瓜果、芋头、云片糕等食品供拜。因为他们深信“月娘”(即月亮)是有灵魂的,她能保佑全家人平安、健康。古代祭祀鬼神都有食物,而且根据鬼神的贵贱及祭祀者与鬼神的亲疏关系和对他期盼的大小来决定祭祀食品的丰俭。可见现代人是在传承古人的思想。虽然这颇具迷信色彩,但却不曾断承,作文素材《我看见那轮含羞的圆月 中秋节作文》。

  提起中秋节,相信大家都会首先想到月饼。月饼已成为月亮的象征,不仅因为它圆得像月亮,更因为它的陷是甜的,让人想到月圆的美好。唐代已有带陷饼食,苏东坡有咏“小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糖)……”以饼喻月。清代诗人袁牧的《随园食单》中记载有月饼制法,称“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油腻,回异寻常。”

  现代人已将月饼发展成“个性”的模样。先是陷之奇特,明明写着“绿豆陷”,而入口却毫无绿豆味。难道是我们的味觉都出现问题了?大部分月饼已都内含鸡蛋黄,味道微咸,甚是油腻,却和甜味相和,入口为佳。此点创新是值得肯定的。但月饼的包装却让人担忧,譬如有种陷为水果酱的月饼,味道清爽甜美,价格却相当昂贵,原因在于其豪华复杂的包装。还有,月饼种类众多,也确实让人眼花缭乱的。站在人山人海的.月饼市场中央,难道你不会迷失自己?如此富含商业色彩的月饼不免让人产生怀疑:所谓的“中秋佳节”已变成了“商业佳节”?这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中秋的圆月,给人以美好的象征。月之圆兆人团圆,由此引发了远在他乡的人思乡和怀念亲人之情。早在唐宋时期,“咏月”诗词已甚多,因此“中秋节”一直富含诗意,诗人把圆月谓之“诗月”。譬如范仲淹的《苏幕遮》,堪称是一首游子思乡怀旧的词中绝唱: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词的上阕以多变的镜头,从仰视、俯视、平视、远视的角度,既写眼前丽景,又写故乡遥隔,秋色惹人愁的情怀。下阕则层层深入,从夜夜难寝,月楼独倚,借酒浇愁愁更愁,写出了乡愁萦绕缠绵,无法排遣的柔情。

  如今,这种柔情依在。皓月当空时,一家团聚的把酒唱明月,叙故事,尽情展欢颜;远离他乡者轻叹息,把酒问明月,何时归故里。他只能祝愿远方的亲人平安健康、生活幸福,愁情满肠。于是,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只能在梦里出现。

  事实上,中秋节是美好的,它富含文化色彩,给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快乐和精彩,是我们永远的财富。在商业化日趋明显的今天,作为传统节日中秋节不应因其而变质。它的源远流长,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定,是我们共同不可推卸的任务。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今日是中秋节。在这个美满的节日,我不由得滋生了好多好多的遐想。

  我想起了弃官从文的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若非异乡游子,若不思念亲人,若无孤独之感,能有如此情怀吗?好个李白,他自有消除寂寞的办法。“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一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这样吟诵着,他不仅消除了孤独感,心里热闹起来了,在明月相随下,飘飘欲仙了。

  我想起了愈经挫折愈加旷达的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遭遇贬谪不算什么,在诗人开阔的胸襟中,一切打击全都无所谓,就连与己无关的明月,也美得出奇。于是,在那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年代,他奇迹搬地抵达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境界。

  我想起了“无往而不乐”的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玉宇琼楼,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在接踵而来的逆境中,苏轼以自己的智慧,化解了人生的种种烦恼和不幸,不仅活得滋润,还屡有建树。他曾总结说:“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正是在这几处难以生存的的境遇中,他立德立功立言了。不仅如此,他还深切期盼世人忘忧得乐,花好月圆。其人其心,真如如月一经天江河行地也。

  我想起了曾为文坛领袖的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一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种彻夜望月、竟夕相思,追求美好理想和求之不得的惆怅,实在非常动人。

  其实,对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士人来说。不只是中秋明月使之牵肠挂肚,借景抒怀。一年四季,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让他们神往和愉悦。

  “春踏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早在北宋的神童诗中,就有这样的美妙诗句,足见那时的文人雅士,就很会欣赏自然、享受生活了。要不,是不会空穴来风的。

  在我看来,暖春百花艳 盛夏清风来 秋有明月美 冬赏雪花舞。这些来自生活环境的美好事物,只要你善于发现,是不难找到的。即就一天而言,朝有旭日冉冉上升,午有中天之日辉煌灿烂,暮有晚霞满天,能说不美好吗?还有,晴天的蓝天白云,阴天的云遮雾罩,雨天的清爽惬意,多云天变幻莫测的云彩,哪一个不是别具一格的风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成熟稳重,祖父祖母的慈祥宽厚,小孩的天真活泼,不是也都很美吗?当然,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就像月亮,月圆的时候一月能有几天?大多情况下还不是残缺不全?人生,也不可能经常会是圆满的,诚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说,不完满才是真实的人生。对我们来说,可贵的不是老是期盼圆满,而是随遇而安,调整心态。在感到如意的时候自然要高兴,在感到不如意的时候也不必过分在乎,要认识到顺心和不顺心都是生活的正常状态,只要调整心态、实现心理平衡、保持内心宁静,那就值得欣慰了。

  宋代无门和尚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清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当然是很妙的诗,很超脱的胸襟,很会享受生活的心境。但是,老实说,没有“闲事”、烦事、苦事是不可能的。贵在看透,贵在转化,贵在化解,贵在营造,贵在升华。主观世界不只是消极地反映客观世界,也可以能动地美化优化客观世界。心理状态可以改观,精神家园能够创建。勿让烦恼败雅兴,要寻美感悦我心。我的心情我做主,岂容外物来左右?这些,我想是可以做到的,只要你学习、思考、咨询、努力、修炼、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