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4)

时间:2021-08-31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7

  除夕时是城镇最安宁的时候,因为家家都在团聚。在炊烟和寒风的诗意中,在间或一阵的爆竹声里,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只有少数赶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听到自己清脆的脚步声……

  我的家乡是南方的一个小城镇,依山傍水,风景旖旎。一条美丽的、翠竹满岸的贡江把城镇分成南北两部分,有一座摇晃的索桥、一座古朴的石桩桥、一座新建的拱桥,连接南北。索桥旁有一座宋朝时的古寺,远远地可以看到颓破的寺顶有小灌木和盘旋的小鸟,朦胧的晚霞或晨雾。拱桥南端是城郊,紧依一座险峻的郁郁葱葱的山岭,有寺庙藏在里面。我从没去过,但那里传来的悠远的钟声总是准时的,我每天上学时七点钟到桥边,便会听到钟声传来。

  家乡人的民俗观念很重,几个重要节日必须象模象样的过。这几个重要节日,一是除夕,一是端午,另一个就是中秋。除此之外,其他的节日好象都不那么重要。

  除夕时是城镇最安宁的时候,因为家家都在团聚。在炊烟和寒风的诗意中,在间或一阵的爆竹声里,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只有少数赶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听到自己清脆的脚步声。

  端午时却是最热闹的时候。周边乡村的人都赶着进城,观看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江面上停泊了无数彩船、龙舟、渔船、机帆船,主船上的锣鼓从中午就敲个不停,激动人心。南岸边的楼房窗户里、楼顶上,北岸边滩涂上、竹林里、榕树下,到处挤满了人。三座桥是封禁的,所以在北岸占到一个有利的位置,是孩提时的我在端午节的一大乐事,当然还可以亲手包粽子、煮糯米、熏菖蒲。

  说到中秋,故事最多,印象最深的是,晚上把餐桌搬到院子里,在我家的枇杷树下摆上,一家人各坐一把竹椅,围着餐桌,品尝满桌的水果和月饼、小吃。我和弟弟嘴谗得流口水,拼命往嘴里塞,直撑到小肚皮溜圆。父亲静静地呷着乡家亲戚捎来的老黄酒,母亲问我们学业上的事情,启发我们怎么用语句形容这样的夜景。我在晚风的惬意中抬着头看天,透过婆娑的树叶,注目漫天的云,巧时可以看到银盘般的月,在云朵间躲迷藏。相应地,时而有树影投下,时而回复安静的夜色阑珊。

  但实际上那样的月夜很少见。中秋时的家乡,几乎总是阴天,厚厚的云层,凉爽的秋风,难得一见暖日,更别说明月了。但这丝毫不减家乡人的兴致,提前一个月就购置好了月饼。有一种叫“罗汉酥”的月饼非常受欢迎,薄薄圆圆的,撒着芝麻,又香又甜。光景好的时候,我家买了一洋瓶的“罗汉酥”,连着一个月,我每天放学回家后,搬一个小板凳,拿一个“罗汉酥”,坐在自家院子里看书。一个月后,中秋节到了,母亲打开轻飘飘的洋瓶,惊讶地问,都上哪去了?我会用舌头舔着最后一只饼留在嘴角的碎屑,眨着调皮的眼睛说,被老鼠吃了。然后母亲叹气又好笑,对我说,你这只小老鼠呀,出去玩吧,今天晚上没有月饼,只好吃果子过节了。

  我总是会一蹦三尺高,好咧,有果子吃了。家乡的果子在中秋节是最丰富的,在桌子上可以摆成琳琅满目的一大堆,让人垂涎三尺。

  有老乡新从果园摘下的柑橘、脐橙和柚子,还带着清新的气味。柑橘是松软的,慢慢地剥开吃,母亲会一瓣一瓣地掰开,分给我和弟弟。脐橙如果早熟,中秋时可以吃到,切开,特别甜。柚子树很常见,但好吃的柚子还得果园里摘下的,象葫芦的形状,用手指一层层剥开,浅红色的最好,汁多肉甜。

  当然还有枣、梨、柿子、栗子,都是家乡特产,都在中秋上市,给中秋消夜的人们提供了最好的佐食。枣是青枣,特别甜,不见一丝涩味;梨是南方的梨,模样不好看,但特别中吃;同样,柿子也是南方的,和我在课本上见到的完全不一样,类似西红柿;栗子有两种,一种大板栗,煮熟了可以当饭吃,另一种小野栗,用沙锅炒熟了,用牙轻轻咬碎壳,有特殊的香甜味溢满嘴。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8

  又是一年的中秋了中秋节。九月的天气,却还是秋老虎的炽暖。表妹依旧是来我家的,她名字里带“灵”字,我在这里,便暂且唤她灵儿罢。

  灵儿是才出去表演完回来的,她的头发梳得很细致,还别了粉色的蝴蝶结;脸上还有没卸完的残妆,一时间,竟觉得陌生了。我照例搂她入怀、同她逗笑,夸她缀了米珠的公主裙是怎样的好看,抱抱她说又重了,然后取了拿出糖来给她吃,努力地要像个做出大姐姐的样子才好。她也一样地玩,给我看她表演的录像,然后趴在沙发上摆弄我的玩意儿。灵儿还是那个天真爱笑的灵儿,只是,她长大了。

  灵儿7岁了,7岁的灵儿,虽说依旧是个孩子,却不同了。灵儿是今年才上的了小学,她大了,不再是从前那个听话的娃娃了。她说话的口气也变了,成熟了,俨然是小大人一般。我欣慰于她的成长,心里却禁不住心里有些泛酸。有人说,儿童孩子原是天使,长大以后,就成了凡人。从前的灵儿从前真真是个天使,如今,也要成凡人了。

  大人若依然把她当小孩子一般,在她旁边说着说那,她便会端着小臂,皱起眉,反驳说,“才不是呢……”灵儿会抗议了,她大了,有想法了,会皱眉了,不会再一味的地顺从长辈了。她也会在饭桌上,议论她们学校的班里的人,“那个谁……她又说我了,还说我没有送她礼物,然后她便不理我了……我也不理她了。”灵儿心里开始有小九九了,她会察言观色了,会和闺蜜闹矛盾了,她偶尔也会掺和进大人们的谈话里来,“大伯,这个我也知道呢。”

  吃罢晚饭,我们仍旧同往年一样,去公园里赏月。灵儿不再跟着大人们慢慢走了,她拖着我的手,在前头跑得飞快。我说:“灵儿,这太快了,大人还在后头呢,我们等等他们罢。”等大人们终于过来了,灵儿就得意地手舞足蹈起来,“瞧你们,那么慢啊。”跳着舞,惹得路人频频侧目。我不理他们,这才是我从前的灵儿,那个单纯无邪的灵儿。

  一路上,灵儿都在很起劲地同我讲她们表演的事。“我们怎么怎么做……”从前,她总仰着小脸可爱极了地唤我表哥,现在,她已会捏腔拿调地叫我,“老哥。”我仍然柔柔应下,“嗳。”心里却五味杂陈了。也怨不得她,随着年岁长了,心思自然就成熟了,就如同我亦一年年在变一般,难道一辈子不长大么。

  到了公园,人已经很多了。她没有像以前一般,蹦蹦跳跳地没一刻安分,只是极安静的走着,淡然,安定,似有一种不合年岁的成熟。我们寻了个空地,铺开垫子坐下,取了月饼来吃。灵儿依然缠了我和婶婶一同玩游戏,我们到底还是把她当小孩子的,就一直哄着让着,也不较真,就任她撒欢儿。若是玩什么抓人的,她便会存下小心机了,会哼哼哈哈耍赖了,有时她已碰了那人了,也不喊我,白害得我被抓。有时喊停时她还是不住地跑,我们便叫她,“灵儿,可不能再跑了呀。”也不计较,毕竟是游戏而已。

  吃月饼时,灵儿也学会挑剔了,不是大人随手拿一块便是那块了,也得自己挑出蛋黄来,这才罢了。给她吃雪糕,她也会自己拿捏,若吃不下了,也不理它是极贵的,便弃在一边,由了大人去收拾。她也会撒娇着喊叔叔买了荧光棒来,做成眼镜给我戴上,或是弯成一个大圆,执了放在我身后,仿佛是佛光普照一般。她总自己想出些好创意来,然后用荧光棒做出来,再给我装扮了,叫母亲来拍下照来留念。

  灵儿渐渐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她是大了,听她很老道地说话,只在心里叹着,到底也是世俗了。

  恍惚是过了中秋,至今已没再见过灵儿了。今年中秋,月亮是格外的好,公园还是那样热闹的景象,却可谓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了。岁月到底是留痕的,即便是最纯真的孩童也会被时光打磨得日渐世俗老成,滴水不漏。灵儿大了,我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