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节的作文1200字(2)

时间:2021-08-31

描写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春节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去亲戚与本家拜年。年初一就在村里给直系亲属拜年,一大早起来就去爷爷、奶奶家拜年,还要带上礼品,精果、红糖什么的,都可以;接着是其他的长辈家拜年,也要带上礼品。初二就要到母亲的娘家拜年,包括外公的哥哥弟弟、侄子家等。

  每去一家,首先得受鞭炮。大方的人家就放长一点的鞭炮,要不就放短一点的,意思一下。鞭炮放完了,拜年的人还得高喊:“拜年了,恭喜发财!”对老人要说:“恭喜您哪,越活越鲜健!”老人家会亲昵地在头上摸一下,回应道:“也恭喜你越来越聪明,将来考上大学!”接着就到一杯糖水;走的时候当然还会给一点压岁钱,或者五毛,或者一块,两块。一般会在祖父祖母家吃一顿团圆饭,这顿饭叫做喝年酒。摆了一桌丰盛的菜,鱼圆子、肉圆子、红烧肉、海带、合菜(是用莲藕丝、豆腐丝、芹菜丝、肉丝、黄花),鱼圆子一般是所有人都爱吃的菜。一般一大碗是不够的,所以会盛上两碗。看厨艺的水平,主要就是看鱼圆子做得好不好吃。我们都喜欢吃嫩脆的,那证明鱼的含量比较多;如果有些粉,就是兑的淀粉较多,我们都叫这种圆子为“做得太假了。”

  舅公在家里地位极高,父亲、叔父、姑姑们还有我们晚辈都要先给他老人家拜年。从记事起,直到上初中,每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要起很早,和父亲、叔叔、大姑和小姑到几十里外的舅公(也就是父亲的舅父家)拜年。

  记忆中的初一早晨总是笼罩着迷朦的轻雾,父亲带着我们一大帮人长途跋涉去舅公家拜年。据祖母说,她的父亲,也就是父亲的外祖父是很有钱的地主,后来打牌全输了,幸亏如此后来才没有被化成地主富农。但是,她的父亲并不主张孩子们读书,虽然舅公贵为独子,但却是文盲。

  舅公一般并不理会我们,大约父亲会和他进行一些交流与沟通。舅婆据说年轻时是个美人,即便老了,依然干净清爽。舅婆对我们却很热情,满口的“儿呀,儿”的叫个不停。这是我们家那边是少有的,父母自然不会这样亲昵地称呼我们,祖父母也不会这样称呼我们,他们只是喊我们的名字,有时候甚至是我的绰号“太阳”,或者很正规地“新梅大姐”。仅仅如此,我们都觉得舅婆非常和蔼。临走时,她还塞给我们每个小孩两毛钱的压岁钱,说是买鞭炮放着玩。

  大姨婆,祖母的姐姐很能干。大姨婆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后来嫁到了甘肃,做了工人,是我们这个家族唯一的吃商品粮的人,总给大姨婆寄药什么的,母亲总是羡慕极了。小的是儿子,我们叫表叔,却也是读书人,在一所中学里教书。娶的太太是极厉害的角色,大姨婆老和她吵架,偶尔也住到我们家。

  细姨婆是祖母的妹妹。她总是最欢迎我们到她家拜年。小姨婆有四个孩子,大的是个女儿,跟大姑姑一样大的年纪,长得也很漂亮,人更是机灵,大约是外祖父做的媒吧,后来嫁了外祖父家里的一个亲戚家的儿子,后来成为一个非常有钱的男人。大儿子二儿子却跟小姑姑差不多大,小女儿秋芝则比我只大一岁。我还得称呼她“秋芝姨”。

  声势浩大的.远来的亲戚,其实宣示了某种地位。村里人总是很羡慕小姨婆家有这么多亲戚。小姨婆总要招呼我们一顿年酒,想来对她那并不富裕的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可是,我们却浑然不觉,直到我自己独自一个人生活,发现招待一大批客人是多么辛苦的事情时才理解她那热情的可贵。

  我最喜欢小姨婆的是她的大方。每年到她家拜年,她总是给我们崭新的一块钱的钞票,比祖母给五毛钱自然要大方多了。只是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其实小姨婆也是家境艰辛。后来她病入膏肓时,我也曾到她家给她拜年,她拉着我的手,热情地说着话,那么慈祥和蔼。我那时没有挣多少钱,给了她50块钱,她执意不要,在我的坚持下,她接受了,口里直念叨我的好,依然满口“儿呀,儿”的叫着。

  

描写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为了丰富我难得的假期,今年早早的就和朋友们安排好了春节七天的活动。今天是正月初三,按照计划我们要去**县走走,早有耳闻**的水神堂特别的灵秀,素有塞北小**的美誉,今天终于能有机会身临其境。

  一大早,我们从大同市区出发,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县城。恰逢春节,县城内充满了节日的气息,张灯结彩,喜气盈盈,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进入县城向南行驶大约三十多分钟,就来到了**县最富盛名的地方水神堂。

  初见水神堂,我就被那一潭碧波荡漾的湖水深深的吸引住了。时间恰逢初春,按照节气,此时北方的湖面本应是结一层厚厚的冰,但在这里湖水却令人欣喜的静静流淌着,墨绿墨绿的,像一块宝镜将蓝天白云尽收其中,微风拂过,泛着阵阵涟漪,在阳光的折射下甚是耀眼。位于湖中心的是一个小岛,小岛上面建有庙宇,看上去也有些年代了,庙宇里面有一座砖塔,格外引人注目。放眼望去,水光澈艳,湖中小岛犹如一块碧玉,镶嵌在湖**色之中,显得那样的楚楚动人。庙宇周边是一颗颗的垂柳,有的柳枝已经垂到了湖面,婉若少女垂腰戏水,为这美丽的景色增添了些许韵味。

  到了景区门口,听管理人员说春节假期期间景区可供游人免费参观,这让我们大家暗暗欣喜。踏入大门,来到了一座石桥边,这座石桥是连接湖中小岛的一个纽带,穿过石桥便来到了庙宇的门前,庙宇依岛而建,整个建筑看似成圆形。门前的台阶有些破损,但整个庙宇古色古香,引人入胜。抬起头,看到庙门上方的匾,题有小方壶三个字,我们都很好奇此名的由来,这便促使我们更要进去一探究竟了。进入庙门,便看到了那座砖塔,原来砖塔共有七层,由实心砖砌成,具体的用途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了,但砖塔俨然已经成为了这座庙宇的标志了。砖塔的前方,并排有三座建筑,仔细一看,位于中间的是圣母殿。供奉的是**圣母,相传**圣母与殷家庄塘神以镇水斗法,圣母不忍民田受旱,服输施放甘泉。人们感恩弥深,世代奉祀。从殿内东西两壁的龙王施雨图来看,**圣母已成为龙母的化身。旧时每年农历六月十八日,人们举办庙会,献戏报赛,祈祝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听罢,我们便急不可待的要去寻游那充满传奇色彩的水神堂泉眼。位于水神堂西侧的偏殿是百工社,供奉着老子、鲁班、孔子的塑像,东侧的是一个二层四角木质阁楼叫**阁,在阁楼的一层上方悬挂着一块匾,写着:予夺无私四个大字。大意是:我想要获取什麽,首先的把心放正,要公平无私之意。既表明了古人的志向,又昭示了后人。院内还有历代修葺水神堂的石碑,从碑文上看,现存的建筑是明清时期重新修建的。

  穿过圣母殿,便来到了后门,从后门向东行走,看见湖边有一群人在围观,我们好奇的走了过去,只见汩汩清泉从两个**中流出,这便是我们要寻觅的水神堂泉眼了。它们不畏严寒,不知疲倦地滋养着这片土地。泉水清澈甘甜,时不时的有当地人拎水桶来挑水,也造就了这一片清澈见底,隆冬不封的湖水,在湖面上还能看到几只鸭子在嬉戏,眼前的情景使我不由得联想到了杜甫的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啊!春的帷幕在悄然拉开。可能是由于常年不冻的缘故,湖底的水草不仅长得茂盛,还披着一层厚厚的绿藻,这或许就是水神堂的湖水为什么是深绿色的缘故吧。岛上的古庙和挺拔的砖塔倒影在墨绿色的水中,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流连忘返。我们继续向前行走,只见在屋檐下悬挂着一幅幅牌匾,那是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题字,它们也见证了水神堂的悠久历史。当我们绕着古建筑行走了一圈后,有位朋友突然说:原来这个院落呈八面体,形状像一支茶壶,那昼夜不停喷涌的泉眼便是壶嘴。我不禁感叹,原来小方壶是这么得来的!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我们的游玩随之结束了,望着那渐渐远去的水神堂,脑海里依然浮现着那墨绿平静的湖面,让我不禁遐想,夏天的水神堂会是什么样呢?大概在绿色垂柳、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加婀娜多姿吧,期待着夏日重游水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