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1200字(2)

时间:2021-08-31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清晨健身是我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既使过年也会不改变。喜欢大年初一早晨外出走走,去感受那一年一度的年味。

  结束了除夕大战的城市安静下来。几处户外健身场地了无人迹,马路上不见了往日的车水马龙,偶尔驶过的出租车、公交大巴及几位行色匆匆的赶路人表明这座城市还活着。呼吸着空气中淡淡的硫磺气味,踏着烟花爆竹红纸屑铺就的路面,一个人静静走着,别有一番意味。

  10多年前,喜欢边走边看粘贴在各家各户门口的手写春联,学习、享受着我们的年文化。渐渐的,春联变成了印刷品,内容全部是恭喜发财、大吉大利之类的套话,没了再伫足的兴致。应该理解,现在还有几人能写毛笔字,又有多少人了解春联的含意,具备这一独特的表达心声的书文能力。有现成的,花几个钱,有吉利话,喜庆就行。你贴,我也贴。

  上小学时,学校开设毛笔课,记得有好几位老师教过我们。如果现在的小学开毛笔课,谁来教那?一学者撰文,当代中国书法家有一个加强军之众,其“作品”就是抄录名人诗文,有多少人能书规范的楷书,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诗书合一”作品的更少。几年前,一个地方高校开设书法专业并招生。一位书画爱好者(我不愿用“家”这个字)笑道,一个连背帖都做不到的人竟然能教他人学书?我不懂书法艺术,然常识告诉我,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清代(含清代)前的书法名家多达几十位,理论书籍、书(碑)帖浩如烟海,有人一生也没有研习完真、草、隶、篆法帖。四年时间能学到什么?再有,汉字书写早已计算机化,什么单位需要会写毛笔字的人。

  也是10多年前,由知识界发起的禁放烟花爆竹的呼声,引发了共和国历史上少有的民意大讨论。结果,步广州、上海、北京、沈阳等大都市后尘,全国50个大城市之一的鞍山也步入禁放之列。和许多市民一样,我经历了两年没有硝烟困扰,安静、祥和的春节。好景不常,现代文明在与几千年习俗的PK中因势单力薄而败下阵来。

  对禁放烟花爆竹,我举双手赞成的同时,又略感遗憾。没有爆竹声的春节是不是少了点什么?其实早有学者建议,用现代科技和制造技术定能生产出比传统火药效果还好的环保烟花爆竹。这样的建议为什么不被采纳,不能实施?

  往回走的路上,见几位环卫工人正在打扫烟花爆竹残骸。这些收入微薄的环卫工人是辛苦的。等那些满怀斗志的战士们醒来,酒足饭饱,跳离麻将桌,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又将开战。从年前超市里不太拥挤,到街头销售鞭炮的冷清和除夕夜燃放量的减少,说明不少市民开始理性面对春节,淡化陋习。我想,如果大多数国人脱离了动物本能对“性和食物”贪婪的欲望,告别了以吃喝玩乐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真正走向腾飞的开始。

  和往年一样,没有看完央视春晚便睡下。心惊肉跳的爆竹声使我好久不能入眠。与去年一样,起床后,我打开电脑,连接互联网,继续观看春晚信息。杨丽萍的《雀之恋》让我震撼;《春晚三十年》使我激动;导演哈文面对媒体客观、坦然的解答,表明央视在进步,春晚已走向成熟。缺少赵本山的春晚虽少了一些期待和笑声,但浓浓的团圆气氛和年文化胜过往年。莫论央视春晚是否成功,我们都应该对文艺工作者的劳动给予应有的尊重。

  边走边想的转回到小区入口,路口处的小卖店已开业,店主夫妇站在门前与一顾客聊着什么;不远处的路旁,一经营水果的中年男子正在从手推车上卸下水果。他们和许多人一样,春节只是一年365天中的某一天,为生计,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太阳突破薄雾,从还没有完全散尽的战争硝烟中冉冉升起,温暖的生命之光再次普照大地。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冬至已过,饺子的香气还飘漾在脑海。劈啪作响的鞭炮声拉近了年的脚步。真快,转眼,20xx新春又要来临。

  有位老人对我讲过这么一段处世之道。他的女婿在一税务部门供职。每次到重大节日的时候,少不了要去给头头门上上香。而他就这样教导他的女婿,千万不要在大家一起集中的时候去。要等节过了一段时间,或者提前一阵子,那样领导容易记着。否则是不起什么作用的。今天呢,我也想效仿一下,春节尽管还有段时间,我也不防把对春节的一些感悟提前给来我空间的朋友们谈谈。免得到时候一起发感慨。大家记不住我。

  过到现在的春节有三点感觉,小的时候是盼。大一点是无所谓。现在的感觉是累。

  小的时候,物资匮乏,也只有春节的时候,家家才能一改平时的节俭,奢侈一下生活。其实那时侯,真有年的味道。刚进腊月门。顶多过了腊八。每家就忙着做年饼,蒸年糕。阉鱼阉肉,灌腊肠。加工粉丝。也真是环境污染了。那时候感觉特冷。要是腊月下点小雨,天一冷地总是冻着,就这样晒晒冻冻,要隔许多天土地才能干燥。所以,我们做孩子的最担心的就是下雨,春节不能串门子,谁愿意穿着崭新的衣服,踩着泥泞?腊月二十四送了灶王爷。家家几乎都忙着杀猪宰羊,写对联。只等除夕之夜,于四溢的香气里把那大红的对联一张帖。然后鞭炮一炸,辞了旧岁迎了新年。然后美美的睡个元宝觉。吃了午饭。出门。遇着晴朗的日子,你没见着。那个大村子里人群一簇簇的,那些平时忙着干活的男人们,少了女人的'管制,难得的都甩开膀子在大声吆喝着打着扑克牌[麻将那时候是个稀罕的东西];女人们嗑着瓜子,三个一堆两个一群的唠着家常;孩子们更是了得,男孩子们都集中在一起,玩着咂钱的游戏。而女孩子们则三五成群的挤在一起。围着小商贩,恣意的花费着可怜的压岁钱。那时候,人单纯,就这样,觉的快乐。幸福!

  再大一点的时候。我就对春节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压岁钱,新衣服再也不能对我有什么诱惑,更多的时候,倒是喜欢安静地独自呆在屋里,翻看年前就准备好的书籍。难得有机会,不受大人唠叨,有足够的时间看看闲书。

  婚后的春节,真的是累!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整天忙的跟车轱辘一样,就几天时间,先要去双方父母家拜年。然后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哎呀,那个累,你真的是不知道。我们家长辈还特多,平时也难得去探望。临到春节了再不去礼节上也说不通。每到这时候。我与老公要提前买好礼品,大包小包的在超市采购排队就够呛了。更甭说还要拎着提着挨个长辈去拜了。再怎么累,也没法子。还是得去的,这是咱中国人的传统可不敢在我们手里丢弃。你这礼是送了。接下来是他们要回请你呀。好了,你拒绝。他们不乐意了。说什么也不会让你脱身的。推杯换盏地吃吧,喝吧,我与孩子是遭罪了。每次回到家,都很晚了。回头再看看喝得晕呼呼的先生。那个气。唉!这哪里是过节?平时呢,还没什么,每次春节似乎总是因小节上的事情闹得不开心。

  所以现在提到过春节,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做些大家平时爱吃的美味;干些平时没空又喜欢的事情,我觉的也不错!不必为了拜年而拜年。不想去给长辈们拜年,倒不是我这人没什么孝心。我觉的自己奔波累,更觉的那些长辈为了忙活一桌饭菜。人走后还要清理那些杯盘狼藉。比我更累。拜年有时候真的是流于一种形式了,呵呵。可能我还没到老了的时候,感觉不到老人那份累并快乐着的心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