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明树新风作文(3)

时间:2021-08-31

  讲文明树新风作文6

  孔子曰:“不学礼,无义立。”文明礼仪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指路灯。引领我们健康成长,不断前行。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迎面过来一个拿着盆的女士,那位女士见到了列宁,便让到,他见此情景就说:“我空着手,什么也没有拿,你还给我让道啊。”

  说罢就紧靠这墙,让他过去了。一个人的品质如何,不只有在大事面前才可体现出,从这事中就可看出列宁是个讲文明,有礼貌的人,怪不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算了,我还是不举有关伟大的人的例子,以免认人认为只有伟人才讲文明有礼貌。就从身边的小事来说,有一次,公交车缓慢的行驶着,在公交车上,人们懒散这坐,车上掉一根针都能听得到,忽然出来“咚——”的声音,原来是有一位女士随手讲饮料瓶扔在了地上。这声音使公交车一下子沸腾了起来。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一个男士站出来说“针没素质,塑料瓶能随地乱扔吗?

  就拿起塑料瓶扔向了窗外,最后还是被一个小女孩捡到了,看着一幕,我顿时无语了。这个男士在说一个人没素质时也做了一件没礼貌的事。我看到这个男的比那个女士也强不到哪去。

  讲文明。有礼貌,并不是在聆听别人说的后。却不付出行动。明代大学者王守行说过;“知是行的主流,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感,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讲文明不只是口头说说那么简单,我们应该做到“知行和一”才行埃”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无论是在别人侵犯你的时候,还是你侵犯别人的时候。你都应该讲礼貌。这样很可能会避免一个误会式矛盾。在你跟他讲礼貌时。他也会很礼貌的回答,这样,还将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要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首先不能只“知”,而不“行”。其次要在少时就开始做起,因为有句话老话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最后从小事做起,因为细节最能体现人们的品质。

  讲文明,与礼貌是个最基本的品质。讲文明,有礼貌可以为一个国家添光,如果你对一个外国人说脏话,那个人就会说原来中国人就是这样没礼貌,想必这个国家也是如此。这样就会让别人留下来不好的印象。让别人对祖国产生误会。

  所以,我们一定要讲文明。有礼貌。

  讲文明树新风作文7

  “叮铃铃……叮铃铃……”、“嘟嘟……嘟嘟……”

  清晨上班的高峰时间,马路上车水马龙,街道上到处是步履匆匆的行人;我背着书包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

  红灯亮起,我站在斑马线后。突然“唿”的一声,我感到一阵风从身边刮过,一辆自行车飞快地穿越斑马线。“不好!”我心里暗自惊叫起来,自行车紧贴着一位老爷爷擦身而过,险些撞到了他;幸好有惊无险,可是老爷爷手里拎菜的网袋却被自行车划破了,菜撒了一地。老爷爷无奈地望着骑车人远去的背影,又瞅瞅满地零乱的蔬菜和手里划破了的空网袋,不禁愁容满面。这一切都被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看见了,她轻轻地走到老爷爷的身边,从自己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环保袋,弯下腰,不声不响地将撒在地上的蔬菜一一捡起。

  绿灯亮了,阿姨将装好蔬菜的环保袋交到老爷爷的手里,说了声“您拿好了”便笑吟吟地走了。老爷爷望着阿姨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连声说:“谢谢,谢谢你了!”。

  这感人的一幕,也让我会心地笑了……

  看到路边“迎中博,讲文明,树新风”的宣传,刚才遇见的事情却引起了我的很多感想……

  中博会对合肥来说是件很光荣的事情,当我们怀着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心情喜迎中博会召开的同时,更需要我们去构建一个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将城市的文明形象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如果宽阔通畅的道路上没有违章,没有拥堵,没有刺耳的喇叭声;行人和车辆各行其道,互相礼让;同学们就能开开心心地上学,父母们也能安安心心地工作,到处洋溢着祥和、温馨的画面,那该多美好呀!

  可是常常有些不文明的现象映入我的眼帘:行人无视红绿灯的存在,乱穿马路,乱闯红灯;自行车更是横冲直闯,机动车强行超速;人们为了抢出几秒钟的时间甚至还发生了一起起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这些都是我不愿看到的景象。

  为了我的美好愿望能够实现,为了迎接中博会的到来,我想呼吁:让大家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文明的使者,让老爷爷的笑容永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讲文明树新风作文8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文明礼仪不仅给他人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路口边,遇见一位女工端着水盆要上楼。那女工一见是列宁,就要退回去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贴着墙,等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小小的举动,体现了列宁良好的个人素质,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这不正是良好的文明礼仪体现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可以折射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影响自身形象,大的影响国际声誉。

  清朝的李鸿章出使俄国,在公共场合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看见后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还有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曾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的残迹,四十多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然有六十万块口香糖的残迹,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九块口香糖残迹,密密麻麻的斑迹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可见一个不讲文明的城市,设施再好,也难以赏心悦目,赢得好评。

  以上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比如在我们身边存在的一些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有些同学丢弃的纸屑、饭盒、饮料瓶,还有的同学说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故意损坏公共财物等等。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弯腰捡一下纸屑是文明,给老人孩子让座是文明,给对方一个灿烂的微笑是文明……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文明,就没有了道德底线,没有了做人的美德。我们一定要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是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标准,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