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弱·忽悠·折腾》的课堂博览会征文(2)

时间:2021-08-31

  二、忽悠——现代课堂的教师智慧

  “忽悠”一词,有好几种解释,从赵本山小品起,主要是“胡诱”意思,即利用语言或场景,巧设陷阱引人上当.,并作为心怀叵测之人的伎俩接受评判。事实上,“忽悠”的性质和危害并非如此,因为我们的生活确实需要一种忽悠,至少我们的孩子,不是被哄大、吓大、打大的,而是被父母长辈忽悠大的。因此,“忽悠”的本身不能说明本质,而是一种方法,只要你的目的正确,愿景善良,大可利用语言或场景,巧设“陷阱”,引人“上当”,.尽忽悠之能事,怕的是我们的教师没有这种忽悠学生的能力,而忽悠了“忽悠”。

  1.善于忽悠的人会设计和引导。无论我们的教育界怎样放大“生成”的意义,怎样关注“生成”的开发,但都难以撼动“预设”在教育环节中的主流地位;而且,即使能经常“生成”有道,那么对“生成”的处理,也要回到“设计”的原点或重新“设计”的框架上,可见“设计”的意义何其重大。只是因为教育设计,比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编导设计都呈现两极分化、风格均异状态,所以教师们对“设计”的理解和执行,常常习惯于对知识结构本身的重新设计,而疏于对方法的创新设计。当然,知识本身是不能进行忽悠式设计的,只有方法却是可以进行忽悠式设计的,例如导学案的设计。因此,成功的善意忽悠,一定是引导学生在方法论上对知识的趋之若鹜,也因此,我们的教师何不好好忽悠学生,非要道貌俨然呢?!

  2.善于忽悠的人会评价和激励。没有评价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没有激励的教育是走不远的。但评价和激励的方式方法是多元多样的,那种正经刻板的评价和激励,只能在“庄重”的时空下才有最高价值,而我们每天每课处于进行时态中的介入式评价和激励,绝不能落套成俗,而要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猜想瞎说、找托代说,要大惊小怪、前后矛盾、将信将疑,四两千斤,要诸葛空城、指鹿为马、暗度陈仓、迂回包抄,一句话,要既力尽忽悠,又人我窃喜。

  3.善于忽悠的人有幽默和激情。教育的本质是严肃神圣的,但教育的形式必须去严肃神圣化,更不能从“教育的本质是严肃神圣的”为由,推论出“讲台是严肃神圣的,教师是严肃神圣的”。评价好老师的国际标准,前三条多指向教育无痕、幽默智慧和富有激情,即“我(学生)的进步无疑是老师教育的结果,但我却找不到老师教育我的痕迹”,“老师的幽默式智慧,是我(学生)之所以爱上他和他的学科的主要理由”,“老师无疑也有疲惫和发怒的时候,但我(学生)却从来也没有发现他疲惫和发怒”。而这三条的共同指向,按中国时髦的语言来说,就是“老师很能来事,即很能忽悠学生,很能点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