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疫情的征文

时间:2021-08-31

2020年抵抗疫情的征文3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驰援武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抵抗疫情的征文,欢迎阅读参考!

  抵抗疫情的征文1

  在这个充满危险与恐惧的假期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正在打响,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中肆虐,无数人躲在家中恐惧、颤抖。在全中国有45000例病情,而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已有将近30000的病例,武汉占了20000多例,将近全国的九分之四。

  在此次险情中,有很多医疗、公安人员奋战在第一线。有很多人,本来没有感染,却在救助他人中被感染。他们有权利保护自己的安全,但他们义无反顾地战斗在第一线。记得有记者采访过一个医生,问他为什么坚持在一线战斗,医生说:“因为这是我的责任。”还有钟南山教授,在听到疫情的第一刻起,就组织小组赶往重灾地点进行研究。这是非常伟大的精神,他完全可以待在家中,等待疫情过去,像其他人一样。但他只为不负“医生”二字。

  还记得我之前看到了一个新闻,说一个在武汉的人为了回家,用一个水盆从长江划回了家。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不顾其他人的安危而逃离封城。与之前的医生的表现完全不一样。那些人都已冲动行事,不能克制自己,认为自己是个普通人,并怀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置身事外。如果所有人都有像那位医生的觉悟,根本就不会有这次疫情灾难。在危机下,很多人都不会有人性,只如动物一般。

  抵抗疫情的征文2

  春节前夕,可怕的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非常快的速度从武汉向全国蔓延,原本喜迎新春的万家灯火笼罩了一片阴霾。

  疫情警报拉响的'时候,作为疫情聚集点,武汉聚集了全国人民的目光。确诊病病例不断增多,扩散范围越来越广,公路、铁路、渡轮等暂停营运。武汉“封城”了作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加上疫情发生的时间段,可以看出“封城”的困难何等之大,但已经确定了这个决定也为疫情的防御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同时身处“封城”的状态下武汉,不要害怕,武汉并不是孤岛。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紧急成立医院和医疗救护小组,几千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支援武汉战场。大量工厂在春节期间加班生产口罩,预防疫情蔓延,各地也生产了防护服等医疗设备。全国人民纷纷捐款、捐物、捐资……全国人民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不同的城市纷纷表示,有难我们一起抗。

  中国为了战疫情,运用水陆空运送资源,为了保证资源运送安全和迅速开辟了648条绿色通道。中国为了防控疫情,举全国之力,保护人民的健康。

  84岁的钟南山老爷爷说:“武汉是一个英雄城市”,现在我们的城市生病了,我们一起救治,一起让武汉好起来。一切都会过去的,黑暗之后,便是光明。

  阴霾最终消散,让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

  抵抗疫情的征文3

  路上,行人寥寥无几。他们脸上的表情被大大的口罩一分为二,眼神充满着焦虑,步履匆匆,整个世界好像只剩口罩下沉闷的呼吸声。疫情数据在不断刷新: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58例,114例,172例……

  我忽然想起妈妈给我看过的视频:穿着厚重防护服,带着口罩与防护镜,汗流浃背的医生正在照顾病人,因为“全副武装”的原因,彼此之间都认不出来。于是他们在衣服后面写上各自的名字。他们换防护服的时候,稍有不慎,便会被感染。这些白衣天使们永远都勇敢地站在抵抗疫情第一线,为我们挡住可怕的病毒,筑起一道道防护墙。我们在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晚会的时候,他们却在抢救一个个被肺炎病毒侵害的生命。

  新年的红包不知何时变成了一包口罩。对于病毒的恐惧将我们牢牢地关在家中。想起那一位位不求回报,不怕危险的白衣天使们,我真替他们担心。许多位医生被感染,仍然有无数位医生前赴后继赶赴疫情一线。八十多岁的钟南山爷爷带领着他的团队正在夜以继日地研究病毒,希望尽快研制出特效药。这位可敬的老者,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是他依然与其他人一起为疫情的控制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我佩服他们的勇敢和坚持。在这新的一年里,他们给我们正确面对疫情的勇气和方法。是那些白衣天使们给了人们恢复健康的希望。从年底到新年至今,他们始终坚持不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抗击病毒。

  一个个白色的身影,一个个汗流浃背的身影,一个个尽职尽责的身影。医生们的防护服下,背负着多少重任,但仍含笑面对。

  感谢,白衣天使们的努力;感谢,医药科研人员的刻苦研究。感谢各行各业抗击疫情的人们。正是他们的努力,帮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安全的防护之墙,正是他们的辛苦,帮我们迎来了幸福安康。这病毒,虽强大,虽可怕,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必将最终战胜所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