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昭公十六年阅读练习及答案(3)

时间:2021-08-31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韩子亦无几求,晋国亦未可以贰。晋国、韩子,不可偷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韩宣子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对晋国也不能怀有贰心,晋国、韩宣子,是不可轻视(怠慢)的。(句意2分,“几求”“贰”“偷”各1分)

  (2)不久前我请求得到那只玉环,执政认为不符合道义,我就没有敢再请求了。(句意2分,“起”“夫”“义”“复”错一处扣1分)

  [参考译文]

  韩宣子有一只玉环,其中另一只在郑国商人手里。宣子向郑定公请求得到那只玉环,子产不同意给。说:“这不是国家府库中保存的器物,我们国君不知道。”子大叔、子羽对子产说:“韩宣子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对晋国也不能怀有贰心,晋国、韩宣子,都是不可轻视的。如果恰好有说坏话的人在两国之间挑拨离间,鬼神再帮助他,从而激起晋国、韩宣子的凶心怒气,后悔还来得及吗?您为什么吝惜一个玉环,因为这件事而招来大国的憎恨呢?为什么不找来给他呢?”

  子产说:“我并不是轻视晋国而对它有二心,而是要一直侍奉它到底的,因此不给他(玉环),是对晋国忠实诚信的缘故。我听说君子的忧虑不是没有财物,而是身居官位却没有好名声。我又听说治理国家的忧虑不是能否侍奉大国,安抚小国,而是能否按照礼仪来维护国家的地位。那些大国的人,(如果随意)对小国下命令,而都能得到他们所要求的,那将拿什么来供给他们,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有时供给了,有时又拒绝供给,所得的罪过更大。对大国的(无理)要求,如果不依礼来驳斥,他们有什么满足的?我们假若将来成为(晋国的)偏远城邑,那就失去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地位。如果韩宣子奉命出使(郑国),却来求取玉环,他的贪婪就太过分了,这难道不是罪过吗?拿出一只玉环而构成两种罪过,使我们国家失去诸侯国的地位,使韩宣子成为贪婪的人,哪能采取这种做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