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2)

时间:2021-08-31

参考答案:

  ①(3分)D

  ②(5分)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1分),把大小孤山比喻成两位美人,她们发髻高耸,仿佛正在以水为镜,梳妆打扮(分析诗句2分),写出了大小孤山的清丽秀美(或“使静态的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1分),使客观的自然充满了人的情趣(1分)。

  3、请从 “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江水茫茫.孤岛险绝 .岛上山峻路险,古木参天,船帆点点,这是画景,是写实。在欣赏绘画的过程中.苏轼仿佛感觉在水上行舟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 山久与船低昂”.设想江面行舟上的客商一定会为眼前美景所 陶醉,以至忘乎所 以,于是戏谑 说小姑前年已嫁彭郎了,这是写虚、静态的画船(实)与动态的波涛及孤山(虚 ),无声的画船(实) 配上猿啼乌呜和抑扬的歌声(虚) ,既有视觉实 ,又有听觉虚 ,虚实 相生 .深化 了画图的意境 ,给人以美的享受.

翻译

  山色葱茏,烟水渺茫,大小二孤山,耸立江水中央。

  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木破空。

  有客舟从那里而来,桨声流水间船身抑扬。

  沙滩平坦,微风徐来,望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

  两山如发髻屹立,正对江水之境,二美梳弄新妆。

  船中商贾,切莫轻佻,小姑前年,已嫁彭郎。

背景

  李思训是中国“北宗”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曾在江都(今属江苏扬州)、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做过官,一路上,长江风景是他亲身观赏过的,此画即使不是对景写生,画中景色也是经过画家灵敏的眼光取得了印象的,和向壁虚构和对前人山水的临摹不同。诗中所叙的“大孤小孤”在江西境内,两山遥遥相对。“崖崩”两句,极写山势险峻,乔木苍然,是为画面最惹眼的中心。“客舟”以下四句,写画中小船,直如诗人身在画境之中,忽闻棹歌,不觉船之骤至。更进一步,诗人俨然进入了小舟之中,亲自体会着船在江上低昂浮泛之势。诗人曾有《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一诗,其颔联“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和第七句“波平风软望不到”,与这首诗的“沙平”两句,上下只改动了两个字,可见这两句是他舟行时亲身体会而获得的得意之句,重又用于这首题画诗上。至此,画面上所见的已完全写毕,照一般题画诗的惯例,应该是发表点评价,或对画上的景物发点感叹了,但苏轼却异军突起地用了一个特别的结束法,引入了有关画中风景的当地民间故事,使诗篇更加余音袅袅。

  小孤山状如女子的发髻,故俗名髻山。小孤山又讹音作小姑山,山所在的附近江岸有澎浪矶,民间将“澎浪”谐转为“彭郎”,说彭郎是小姑的夫婿。南唐时,陈致雍曾有请改大姑、小姑庙中妇女神像的奏疏,吴曾《能改斋漫录》载有此事,可见民间流传的神幻故事已定型为一种神祇的祀典。苏轼将江面和湖面喻为“晓镜”,将大小孤山比作在晓镜里梳妆的女子的发髻,正是从民间故事而来。“舟中贾客”两句,与画中“客舟”呼应,遂使画中事物和民间故事融成一体,以当地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画境,实际上是对李思训作品的肯定。而这一肯定却不露痕迹。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时,称其“神完气足,遒转空妙”。“空妙”的品评,对诗的结尾,恰切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