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说课稿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

  本篇课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在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绕。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感受活泼激越的情绪还比较容易,而要感受这样悠远伤感的情绪就比较困难。针对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了解作者对童年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重点词语、段落感受童年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童年的情感。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为:从作者回忆童年的几个片段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本节课,我采用阅读法与电教法进行教学。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请看我的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2、深入阅读,品味童年。

  3、吟诵课文,回味童年。

  我以学生细读文本、感悟内涵、升华情感为明线,以学生的明情、激情、入情为课堂教学的暗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得,我认为这很好的体现了语文科的学科魅力。

  那么,我是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并体现出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的呢?下面请看我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众所周知,本篇课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上课伊始我利用课件导入了电影《城南旧事》的片头,在学生认真地观看与师生交流中,有效地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奠定了本堂课的情绪基调。请看大屏幕。我通过合理选择媒体资源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课件起到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2、深入阅读,品味童年。

  本环节是整堂课的主体,也是本堂课成败与否的关键。为了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童年的天真与美好,同时借此感受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我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深化学生的读,激发学生的说,促动学生的感。

  首先,深化学生的读。在学习问驼铃这一段,学生的朗读始终停留在表面,读不出父女二人的人物特点。于是我适时地利用课件导入电影中关于这一段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模仿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练习。感官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进入情境,接下来的朗读表演自然更加惟妙惟肖。多媒体课件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问骆驼”部分我亲自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扮演妈妈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同时对课文进行了调整,去掉了不必要的旁白部分通过大屏幕展现给学生。从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呈现出双向互动的局面。多媒体再次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其次,激发学生的说。

  作者林海音通过对小英子模仿骆驼咀嚼食物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好奇的形象。为了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小孩子这种好奇的天性我再次利用课件插入了一段文字,《城南旧事》中对于小英子观察小鸡的描写,这样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思维也得到了拓展。我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类似的经历。活泼、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有了教师的引导配合合理的资源应用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经历,并从中体会课文的内涵。

  再次,促动学生的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我通过文中老师教给英子的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待学生解决了上述问题,我再出示骆驼行路时的画面,让他们通过观察再次感受骆驼的安静与沉稳。我选择恰当的时机运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3、吟诵课文,回味童年。

  本篇课文的结尾部分充满着作者对童年的怅惘与怀念跟前面轻松愉悦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充分的体会作者略带忧伤的情感,我出示了林海音的另外一篇文章《苦念北平》的片段配合音乐与与大量图片进行教学。在师生诵读中,学生的情感又一次得到了升华,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的苦苦怀念。以下是本环节的课堂实录。

  我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结合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在读与说中品味课文的内涵,体会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同时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道德熏陶。

  下面我对本堂课做简要的反思。

  我认为本堂课有两点比较成功

  一是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因为学生琅琅书声、入情入境的表演和个性化的交流凸显了语文科的特点,体现了语文的学科魅力。

  二是发挥了课件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中我多次运用课外资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声情并茂。

  课件的应用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的开放,更加的精彩,也更加具有实效。我今天的说课就到这里,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