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的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说学法】

  学生到了高年级,大纲对他们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所以,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巩固“圈点批注法”和“浏览法”,着重学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的方法。

【说教学程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的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这节课我尽量减少提问,把腾出来的时间用在指导读书、感情和积累之上”。我是这样安排课时的:

  第一课时:从题入手,初读课文,找出将相不和的思想根源及外部原因,重点导读“完璧归赵”,并小结学法。

  第二课时:

  1、通过学法的迁移引导自学“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继续探讨将相不和的外部原因。

  2、通过总结概括人物品质,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现以第一课时为例说说教学程序。

一、从题入手,提契全文

  揭题:将相和。(板书)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课题中的“将”、“相”分别指出谁?“和”又是什么意思。本提问的目的是:

  1、检查学生的预习。

  2、突出“ 题眼”和“字”,因为“和”字是本文的神之所在,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和”字的意思可借助体态语言,用手由外向内合拢的姿势助解,既避免了生硬的定义,又为故事的结局作象征性的提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是“和”就必有“不和”,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文中哪能个段落、哪个地方写到了造成两人“不和”的思想方面的原因。

  (从课文题目迅速切入课文内容,以达到长课短教的目的,用浏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了解课文内含的矛盾冲突。为下面将围绕“廉颇的话说得是不是有道理,蔺相如该不该升官”这一问题的展开找到了“思维点”。)

  2、轻声快速地再读课文,看课文的哪些部分写了造成两人不和的外部原因。

  (第二次读书,理清了课文的思路,将课文的三个故事作为一个事件来对待。)

  板书: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