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说课稿范文(2)

时间:2021-08-31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先提出两个问题:

  1、分数可以表示什么?试举例说明。

  2、整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对于问题1,要让学生明确分数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如2/5千克、3/8米等,这里的分数表示的是绝对量;分数还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关系,如甲是乙的2/3、杨树是棵树是柳树的3/7等,这里分数表示的是相对量。在学生理解了绝对量和相对量的概念后再出示几组练习让学生进行区分。

  通过问题2的复习,让学生了解整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当学生回答计算整数乘除混合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提问学生: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也能按这样的吗?

  这一环节由旧知引入,温故引新,既为新知的学习铺路搭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此环节分三个步骤。

  步骤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导入新课后及时出示课本情境图:布艺兴趣小组用6米布制作一批帽子,每顶帽子用布2/5米。将这些帽子的2/3送给幼儿园。

  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回答:情境图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在提出数学问题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如:这些布能制作多少顶帽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列式。再进一步启发学生: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要鼓励、引导他们提出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该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入手,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步骤二: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当学生提出送给幼儿园多少顶?的问题时出示:布衣小组用6米布做帽子,每顶帽子用布2/5米。将这些帽子的2/3送给幼儿园,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重点要解决这个问题。

  1、明确解题思路:

  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学生思考后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因为送给幼儿园的帽子占这些帽子的2/3,所以,要求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应先求出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求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就是求6米里面有几个2/5米应该用除法来算。而求送给幼儿园的帽子有多少顶,就是求帽子总数的2/3是多少,应该用乘法来算。

  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6米里面有几个2/5米?用除法计算?

  要让学生明确求6米里面有几个2/5米?里面的6米与2/5米是两个绝对量,这两个量之间是包含除的关系,所以要用除法计算。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说课稿在这里借助直观演示,并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明确解题思路,搞清各数量间的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2、自主解决问题:

  明确解题思路后,启发学生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时间让其进行独立列式。师巡视并指导。

  学生可能选择列分步算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这个问题。分别指一名同学到展台前进行思路分析和计算方法的介绍:

  第一种:62/5=15(顶)152/3=10(顶)

  第二种:62/52/3=65/22/3=10(顶)

  此处给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体会成功的快乐。

  步骤三:观察比较,合作探究

  仔细观察两位同学的算法,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一种是求解这道题的分步列式方法,第二种是列综合算式解答的算式。引导学生对比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让学生体会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组织学生讨论: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归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把乘除混合运算转化为分数连乘,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经过计算,你有什么经验要和同学们分享?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此处我尽量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讲解、讨论、对比、分析,再通过同伴间的互相交流,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