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说课稿范文(2)

时间:2021-08-31

第二环节 联系生活 探索方法 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探索比较的方法。

  这里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利用课件闪烁两个小朋友的跳绳,同时提出问题“哪根绳长?”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一组学生利用我准备好的绳子来实际比较,在小组交流如何?通过集体反馈学生明确需要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才能比较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学会用打“√”的方法来表示比较的结果。第二步,利用多媒体演示并播放两个小朋友的对话,使学生不仅明确问题,又激起了比较的欲望,在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同桌实际比较身高的基础上交流,从而明白需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后能进行比较,然后自己把比较的结果表示出来。第三步,为了便于学生探索比较轻重的方法,我先出示明显重量区分的两个苹果,学生一下子凭生活经验就可以判断,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后验证,同时学生感悟到用眼睛,用手掂一掂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在此基础上出示两个差不多的苹果让学生来掂一掂难以分清谁重谁轻,激起学生的疑虑和再次探求的欲望,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它们哪个重?可能有的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可以称一称再比较,我在出示类似天平的支架后介绍它的用途的基础上,学生实际操作,并交流怎样看出来的?从而理解比较重量接近的两个物体的方法。接着我借助多媒体演示两个小朋友争论水果重量的问题,然后学生借助刚才比较的经验独立比较并在书上表达出来,在组织交流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比较的方法。

  第二层次  自由比较,加深方法。

  我再小结刚才比较长短,高矮,轻重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再次激发学生比较的兴趣,学生自由比较,同桌交流,集体反馈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能力,感受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内容,体会比较的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