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三、说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自备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一个,剪刀一把。

四、说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理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旧知重温铺路搭桥

  口答。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相对的棱的长度( ),相对的面()。

  2、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它的棱( ),每个面( )。它是特殊的( )。

  3、看图,指出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学生回答。 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新知识铺路搭桥。

二 创设情境 切入主题

  1、动画演示情境图。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小明选了一份精美的礼物。为了使礼物更加美观,他打算亲手包装盒子。小明买回一张漂亮的包装纸,为了节约纸张,他想先裁下大小适宜的一块再包装,那么至少要裁多大的纸呢? 小明该怎么做呢?你能帮他出出主意吗?

  导入新课:这就要用到一个新的数学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 学生观看并思考。

  2、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生1:必须先知道盒子有多大。

  生2:必须先算出盒子每个面有多大。

  新课标强调,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应该应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因此,我对例1进行优化组合,真正使数学焕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情境的设计意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感受到一种人文情怀。

三实践操作 建立表象

  出示“操作提示”与“我的发现”。操作提示:①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沿着棱剪开,再展平,看一看纸盒展开后的形状。 ②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 “下”“前”“后”左“”右“标明。我的发现:你发现展开后的图形,在长方体中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正方体呢?并完成下表。

  1、 学生动手操作。

  2、 观察发现并完成表格。(每人一张)

  3、 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4、 汇报。

  生1:我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相等,前后面相等、左右面相等。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想,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对这一理念作出较好的诠释。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去发现,解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生建立积的表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