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优质课《热传导》说课稿范文(3)

时间:2021-08-31

  (二)以活动展开,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这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新的科学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活动”为载体的基本理念,以“活动”为载体是指课堂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亲身体会为主线,通过活动组织课堂教学。其次,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而思维只有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只有对感性材料综合、抽象、概括,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所以这部分就是通过指导学生从观察入手,亲自实验操作,经过分析思考,了解客观现实,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为抓重点,破难点,面向全体学生,这一部分安排了两个实验。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通过做实验教给学生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认识事物。

  第一步:指导学生认识热能以传导的方式传递

  这个实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定向探究的学习方式突破该难点。首先,教师请同学们猜想:如果将一根铝丝固定在方座支架上,再将三根火柴抹少许凡士林,并依次粘在铝丝上,接着用酒精灯加热铝丝的一端,那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待学生猜想后,需要实验来验证时,教师提醒学生操作注意事项,并请学生演示实验。最后通过讨论汇报,学生发现: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并且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热传导。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开始提出的问题:杯壁和杯盖的热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步: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物体传导热的能力不同

  在这个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式学习。首先,老师请同学们猜想各种物体传导热的能力相同吗?接着请学生利用桌上的实验材料制定各自的实验计划,并进行汇总,这样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待学生选出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法后,教师出示实验报告单,并放手请学生用现有的材料充分实验,大胆操作,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自己获取知识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最后,通过讨论汇报学生得出结论:各种物体传导热的能力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