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4)

时间:2021-08-31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活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愿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需、帮”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的一些科学知识。

  3、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难点:

  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四、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课文

  1、文中是怎样描写棉花姑娘的呢?找一找,读一读。

  2、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在出示这一自然段后,先让学生自由读悟,再指名朗读体会棉花之美,读出“碧绿碧绿、雪白雪白”。随后再追问:“她为什么笑了?”由果溯因,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3、在学生探究的答案中:因为棉花姑娘不久前得了一场大病。出示病中的棉花姑娘图,引导学生认识蚜虫。由于学生对蚜虫比较陌生,生活中接触较少,所以教师简单介绍蚜虫的大小(跟芝麻差不多),生长繁殖特别快,再启发学生想象体验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会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随后出示句式“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指导朗读。

  4、到底有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学生在通过读文中很快就有了答案: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这些医生都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吗?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棉花姑娘的病越来越严重。她一次又一次的呼救,引导学生个性朗读,读好三次呼救“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朗读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想像中生发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5、棉花姑娘终于盼来了能给她治病的医生,那就是七星瓢虫。

  (1)出示课件图片,听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在学生看与仔细听后,问:你想和七星瓢虫交朋友吗?刚才你听到了它有什么特点?(这样设计,借助课件直观地认识七星瓢虫,通过听自我介绍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也使学生在了解七星瓢虫的基础上喜欢它,产生保护益虫的意识。)

  (2)找找七星瓢虫与棉花姑娘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6、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那其他三位医生为什么不能呢,找找文中句子读读,再课件出示

  燕子只会捉__,所以它__。

  啄木鸟只会捉__,所以它__。

  青蛙只会捉__,所以它__。

  (以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常识,认识益虫、益鸟)

  7、回复最后一个自然段,现在她的病好了,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呢?你来说说看。(这一环节设计,不仅仅是让学生着眼于棉花姑娘因为病好而笑,更主要是借棉花姑娘的笑引导学生明白她学到了许多知识,知道了有关益虫的科学知识。

(三)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从故事中知道了很多知识?你还知道身边哪些益虫、益鸟?推荐读《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沟通课内外,从更多的科普课外书中去了解科学,喜欢科学,探索和发现身边科学。)

  2、小结:齐读“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要去探索,去发现。”

 五、说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

  本课板书分三部分组成,以捉为中心,左边是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右边是空中、树干、田里的害虫以及蚜虫,这样设计力求体现故事内容,凸现科学常识,一目了然。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

  说课要点 不倒翁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之一,孩子们即便是初次见到它,也会一下子喜欢上它。

  这首写不倒翁的儿歌内容非常有趣,琅琅上口,用生动、富有儿童化的语言描述了如何将不倒翁推碰,让它东歪西倒,它最后都能回复原状,这也是孩子们之所以喜欢它的原因。作为读儿歌识字学拼音的课文,课文只是一个载体,理解课文内容并不是难,语言环境中识字是重点。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入学一个多月的一年级新生,学生的好奇心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于通过儿歌学习生字的这种形式有着强烈的兴趣,敢于大胆开口,在学习上认真、进取,乐于在课堂上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要求,开始逐步养成较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学生愿意在儿歌学习中学习生字,在游戏中巩固生字。但一年级的新生刚刚入学,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况且一年级学生入学时的基础也是不一样,教学内容太难能力差的学生接受不了时,他们的注意力便不会集中,此时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学目标详见教学设计,认知、能力和情感这三方面的目标遵循了识写分流、优化写字的原则,简化了语文知识,强化积累和运用,认知目标以学习内容为内容,学习拼读音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儿歌的内容,描写“又、来”。三个方面的目标包含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些目标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学生身上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知识经验和接受能力等。

  1、通过听读方式感知整篇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要特别重视“激趣”。开始,教师激趣导人, 实物演示不倒翁,问:这是什么?学生一下子被台上这欲倒不倒的不倒翁吸引住了,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思考:你觉得不倒翁怎么样?先自由准备,然后讨论。这时候,学生自己读课文的本领还不是很强,需要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来引领,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知生字。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生字的字形和字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起来,课文短,读的遍数可以多一些。此时对生字的音、义和读通句子,先不作过高的要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读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的大体内容。

  2、抓重点,在语言环境中掌握生字新词 依据学生已有的拼音能力,要开始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依据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倡个性化的学习生字,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课生字不多,“把、孩、又、起、来”这五个字难度也不大,学生又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五个生字可以一起出现。当然在识字教学中一味地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每个字都花大力气识记,也应该各有侧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3、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 认写分开,出于两种考虑。一是保证多认字,二是少写字,写好字。五个字都写,写字难度太大。因为刚入学的6、7 岁儿童 ,手部的小肌肉群还不发达,而笔画多的字要精细描画,这对以粗疏、整体感知为特点的儿童来说很难适应。但是,打好执笔写字的基础相当重要,低年段又是黄金时间,在这段时间孩子们可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用铅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特别是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不少学生在上学前就形成了错误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他自己根本写不好字,老师也很难纠正他。所以我们在教一年级新生写字时,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朗读和语感的训练 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能感受到儿歌语言的趣味,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使生字学习的重复操练变得丰富了。怎样才能读得深入,怎样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对此我做了如下几步:在指导学生读好一句话时,首先不要急于要求他们读出感情。如指导“说你呆,你 不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句中的逗号停顿之处,并通过师问生答指导读好“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来突破难点。形成一定语感之后再试着读出喜爱的语气。如部分学生仍没有读好,千万不能着急,或是就此草草结束进入下一个环节。而是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进行耐心的指导,同时注意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通过范读、赛读等形式,反复练习把句子读好。

  5、新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不倒翁,有点呆,胡子一大把,样子像小孩。不倒翁,并不呆,推他倒下去,他又站起来。”这段话与课文有联系且语言结构相似,改变语境让学生朗读既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又可以帮助学生再一次了解儿歌内容,同时进行不加字漏字的朗读训练,落实本单元朗读训练目标,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课文的改编或者课外阅读的补充,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难度过大否则将“弄巧成拙”,扼杀学生阅读的热情。

  1、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识字能力 因为学生已经在学习中掌握了许多方法,因此能根据字的不同情况加以灵活运用,比如姐妹字换偏旁记:像“把”和“爸”这样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我班学生称之为“姐妹字”。在汉字中,这样的现象很多,换偏旁记便成了学生识记生字的主要方法。比如复杂的字,拆开记,对于笔画结构较复杂的字,孩子们也并不害怕,会拆字组合、化难为易。如“孩”,右边笔画较多,孩子们开动脑筋,用书空的办法写一写,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记住了这类难字,并且记得相当牢固。其实孩子们学字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想象识记法、形体识记法、熟字加减法、画画法等等,或许还有让我们老师都没有想到的'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引导养成一套适合他们自己的识字方法。

  2、分层要求,循序渐进 当出现新的语言环境认读生字时,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求不加字漏字、正确、流利的朗读;中等生先读生字,再一小句一小句地读,不求快, 但求读正确;后进生阅读比较困难,便引导他们“找朋友”,即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生字,并用铅笔在其下打一小点。这样,人人都在“阅读”,人人都能“阅读”,包括“找朋友”的学生也“读”得兴致勃勃。日积月累,打点的字越来越多,学生便可以自由阅读了。 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练读的时间,不要急于检查,更不应以个别会读的学生的朗读来代替全体学生的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