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4)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12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电磁铁》。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 教学材料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来对本节课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电磁铁》是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是学习了电和磁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与电和磁的关系。电磁铁实际上就是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的一个装置。由于本课要探究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我分两个课时来完成,我设计的是第一个课时,这个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组装一个电磁铁。

  第二部分,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第三部分,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说学情

  通过两年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已具备了初步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如: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等。

3、说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电磁铁以及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那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做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要会学科学、用科学。意识到电磁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

4、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组装一个电磁铁,应用自己组装的电磁铁去验证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观察分析等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动口、动手、动眼、动脑,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

三、教学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导线、铁钉、电池节数、大头针

四、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我播放一个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导课,让学生观看后会感受到

  电磁起重机的神奇。(这样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能为下面的知识做铺垫)

2、动手制作。

  电磁起重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磁力呢?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电磁铁吧。学生认真观察电磁铁的结构,说说你们组会做了吗?从而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合作做电磁铁。便用比一比的方式看看那组做的磁力大。(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小组分工是否合理、操作是否得当。对于他们的成果,要给足时间,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在交流中,学生会发现有的组的电磁铁吸的铁钉多,有的组吸的铁钉少。

3、动手实验。

  探究电磁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我放手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首先由学生对这个问题作出猜测,学生可能会说跟电池的节数、导线的粗细、和线圈的缠绕圈数有关。这时,我及时设疑,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呢?学生就会建议用实验来验证。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选取两种猜测来验证。从而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分工协作,动手实验,再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小组成员分工是否得当、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等,对存在问题的小组及时帮助、纠正。对于学习小组归纳的结论,要给以充分展示和讨论交流的时间)。最后归纳出正确结论:电磁铁大小与电池的节数和线圈的缠绕圈数有关。

4. 实践运用。

  我借助一组图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电磁铁的应用非常广泛。(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5.自主小结。

  通过想一想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的方式来总结本文知识点。(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又培养他们总结概括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电磁铁

  电池的节数

  磁性的大小有关

  线圈缠绕的圈数

  我的板书设计突出了课文的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总结概括的作用。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所以把握教材十分重要。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第6章第一节第三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点,并且能用合适的方法预防计算机病毒。本课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既好奇又迷惑,所以,教师在讲授本节课的时候,多采用举例、联系生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操作。

二、说学情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中学生使用电脑的生活经验已经很丰富了,虽然他们对计算机病毒可能不知道本质是什么,但具备的生活经验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病毒的定义和特点。而且他们的思想已经接近成熟,动手操作能力也比较强了,是有能力进行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所以在讲解查杀病毒时教师要大胆放手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操作中获得新知。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目标,在本节课中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点,能利用合适的方法预防计算机病毒。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动手操作的方式,学生能利用一款防病毒软件查杀计算机病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与信息技术的紧密联系,将本节课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会正确预防计算机病毒,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在本课中我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以及合理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设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将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及查杀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操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采用设置疑问的导入方法,具体的做法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提出问题“人被传染病毒后可能会出现发烧感冒等现状,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够回答出电脑死机、蓝屏等现象,之后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我们发现,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对电脑产生一些破坏,那计算机病毒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呢?引入这节课课题——《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通过联系生活实例及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为本节课的内容做了铺垫。

  (二)任务驱动,讲授新知

  在新课教学环节我会先在多媒体呈现1999年上万台计算机受到CIH病毒感染的例子,让学生观看案例并且提出问题:“你们能够发现计算机病毒具有什么特点”学生观看实例,能够发现病毒会损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等特点,此时我会顺势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并向学生强调其本质是指令或程序代码。之后组织学生讨论自己遇到过的病毒引发故障的例子并将结果填入到表中。

  通过案例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并能将学生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感知到病毒是指令或代码的本质。通过讨论自己遇到过的病毒引发故障的例子,分析原因和处理方法,初步感知病毒的特性为以后学特征做铺垫。

  接下来我会仔细和学生一起探讨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以及预防:

  首先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教材的这一部分给出的十分的清晰,所以这个知识点我将会以强调重点,作区分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各个特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加深他们对病毒特点的理解。向学生强调损坏数据、重新启动都属于破坏性的表现。而表现性指计算机可能会自动弹出图片、文字或者格式化硬盘。除此之外,隐蔽性强调的是病毒存在很长时间都不容易被发现,潜伏性更侧重于潜伏时间久、传播范围广。传染性指的是像感冒病毒一样会传染。可触发性更加侧重于它的触发条件,如日期、格式等。最后,非授权可执行性指的是在未得到用户允许时获取系统的操作权。

  教师通过提炼出关键词的形式让学生对病毒特性之间的区别有进一步的了解,加强印象。

  接着是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在本节课中,此环节的知识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我会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向他们提出要求“查找常用的病毒,以及常用的杀毒软件。并且组内相互配合,在各自电脑上安装杀毒软件并查杀病毒”。

  教学中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我们将在教学中利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交流的能力。让他们经历查杀病毒的过程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促进迁移、加深印象。

  (三)巩固提升

  完成教学后,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我会向学生提问:提问学生除了杀毒软件,日常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病毒带来的危害呢?学生结合课本和生活经验回答出:不下载来历不明的文件,不随意使用别人的U盘,不使用盗版软件等。此时鼓励学生日常使用电脑时一定要正确使用,及时预防和查杀病毒,避免电脑受到损坏,通过这种方式也有利于本节课情感目标的实现。

  (四)小结作业

  课程最后,我打算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本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我的作业是让学生给家里的电脑安装一款杀毒软件,并且扫描查杀电脑上的病毒。引导学生在课后的时候进行学习,将知识及时应用到生活中去,延伸本节课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