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3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题”的宗旨,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本课教材内容,围绕五个学习领域,紧扣三个目标创设意境,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练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到在运动中做主人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在学练中养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主动参与的习惯,增强自信心,增进团体合作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二年级上册内容,往返跑、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的跑项目,通过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下肢力量、协调性及灵敏性,选择往返跑、接力跑作为本节课主教材,跑是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也是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因此,往返跑、接力跑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也是水平一的重点教材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都在8岁左右,加上体育课干扰因素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和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但他们模仿能力强以及好奇心强,对体育活动有一种新鲜感,但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所以,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容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高的教学项目,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小朋友认识到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2)技能目标: 通过接力跑、往返跑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和奔跑能力,培养学生的协调性与节奏感。

  (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逐步感受到自身与集体的力量,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使之在游戏中体验体育的乐趣,体验到成功与互助的乐趣。通过学生的分组自练、自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课的重点:学生自己尽情的去模仿、创编动作

  难点:插秧动作的模仿。

五、教学方法的运用

  1、教法:

  主题式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入境动情、明理知味,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热烈而紧张的“农忙”中体验到浓郁的学习兴趣,获得最佳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采用游戏,提高学生积极性。运用音乐伴奏,活跃课堂气氛。

  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相互交流,讨论探究,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主创新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

  本课根据农村特色,选用主题式情景教学方法,用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农村大环境的体验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全课以围绕“农忙”为核心,运用“去农村”——“插秧苗” ——“收割运粮”——“庆丰收”等情景,巧妙的把接力跑、往返跑结合本课的特点,时紧时放,体智结合,将体育技术的教学过程与模仿、创编情节发展融合贯通,环环紧扣,自然流畅。

  1、 去农村

  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入本课的情境“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农村”,通过创设情景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们向农村田间地头进发,沿途欣赏美景,模仿各种小动物动作,进行田间操练习和各种跑步练习,达到热身效果。

  2、 插秧苗

  在插秧苗之前,让学生说出插秧苗的`情形或动作演示出来,(在这里可能会有很多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应适当的引导,比如说:课本中《锄禾》这首诗旁边的画等),教师指出动作比较好的学生加以指导和提示,然后利用插秧苗的动作做个接力游戏。

  略作休息,在这期间教师介绍对农作物进行管理的知识:除草、施肥、杀虫等。;

  3、收割运粮

  等农作物“成熟”了,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模拟收割、运粮食等动作,并进行游戏比赛。在这环节中学生通过游戏、表演,体验劳动的艰苦,分享与他人合作的快乐,激发关注社会生活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意识,引导学生要十分的爱惜粮食,珍惜粮食。

  4、 庆丰收

  (1)通过打保龄球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丰收的喜悦,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分享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2)放音乐《扭秧歌》,要求学生围成一个圆圈跟着教师跳,先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在示范时要尽量的做出夸张的动作,这样学生情趣才会被充分的激发起来。这样安排舞蹈,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在每一个环节中老师都要用学生感兴趣的生动的语言适时、适度的说出来,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的可亲性,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七、课堂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状况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2、生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5次/分左右,最高心率在150次/分左右。

八、教学器材

  矿泉水瓶80个,录音机一台,小篮球4个,黑板1个。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二课时,现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角的度量》第二课时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7—39页的内容,本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角的度量是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介绍量角器和角度量的方法。第二层次,让学生通过对两组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概念,这不单纯是让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

  (二)、教学目标

  综合考虑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制立如下学习目标,确定重点、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对1度角的认识以及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与操作充满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2、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二、发挥主导、说教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本课时我力图在结构上有所突破,改变了惯有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从而采取了“以情动人、以境吸人、合作探究、自主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其各个环节也利用了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加强“合作”,从中也渗加了“开展游戏”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愉悦与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更深层地领略角度量方法及比较角大小的概念。

三、确定主体、说学法

  因此,我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合作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在通过创设情境的趣味性,既让学生感到好奇,又倍感亲切。在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时,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后进行全班交流,集体合作的方式。在探究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时,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合理安排、说程序

  (因本节是第二课时,学生对角的概念已有大致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生互动、加深巩固(教师携带面具扮演森林之王“虎大哥”。)

  虎大哥:“请同学们看大黑板,这是一个点,从一点引出两条什么线?就组成了一个……?”“这一点是角的什么?两条射线是……?”

  2、以境吸人、初步感知

  导言:“同学们,你们看,和平鸽和丑小鸭他们在做什么呢?”(出示和平鸽和丑小鸭争论角大小的直观画面。)

  师:它们在争论什么呢?它们听说咱们班的同学学习数学棒极了,所以恳请我们班的同学去帮它们解决这个难题。在学生讨论和探究中,让学生找到能解决问题的工具—量角器,此时根据学生的思维动机推进新的学习内容——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建立“1°”的概念。

  在巩固和建立概念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导问法:“我们测量线段的长短用什么单位?”“那测量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单位?”顺着学生的思路,我反问学生测量角的单位是什么?我让学生从书中找答案,让学生自主看书。在学生略知时,我这样问学生:“通过看书,你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小组互相交流。”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以小组为单位,各派代表汇报小组的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1度记作1°,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我把书上的概念: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那么1°它是怎么样的呢?

  (三)思品情节、明确任务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我引出一个全新的东西—量角器,它与以前学生常用的直尺这种度量工具从形状,组成到内涵都复杂的多,但又是必须掌握且要灵活运用的工具。因此,本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交流及全班合作的形式。我让学生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我再提问:“看谁的眼睛最明亮,说说你看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外圈刻度、内圈刻度、中心点、零刻度线。在学生初步认识量角器后,我顺水推舟地说:“把一个半圆分成是180等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2份所对的角是……?3份?4份呢?……”随着我便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和平鸽和丑小鸭所遇到的困难。(注:是课本37页测量∠1,∠2的度数。)在学生解决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归纳量角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看“量角器外圈的刻数”,什么情况下看“量角器内圈的刻数”。

  此时,我引导学生掌握量角步骤:

  1、把量角器搁在角上后,第一步怎么办?

  2、第二步做什么?

  3、接着第三步呢?

  4、怎么判断是看外圈刻数还是内圈刻数?探索性的过程让学生去自主理解,同时我也编了一个量角口诀: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内外要分辨。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比较角大小”的概念。从直观到演示,旧知过度,设疑引入,直至大胆放手,目的就是让师生共同操作,利用动态的观点,让学生对比较角大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四)、自学督查、开展游戏

  1、学生自学也是新课程的要求之一,我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中的“角”,让他们去量一量国旗的角,书本的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三角板的角各是多少?之后,我又让学生感受游戏教学的愉悦性,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下获取知识。我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每一位小动物左手拿量角器,右手拿一支小木棍,说到量角器哪个部位,就用笔尖指到哪个部位,看谁指得又准又快?

  (五)、质疑反思、交流情感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你是如何评价这节课呢?

五、直面体现、说板书

  角的度量

  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内外要分辨。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