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倍数和因数一课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中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记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主要是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学会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和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并能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呢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5、难点: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认识倍数和因数时,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得到乘积相同的不同乘法算式,并进一步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倍数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数倍数或因数,这一点学生往往搞不清,为了使学生明白倍数和因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举了生活中的兄弟关系,母女关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二)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从例1中得出:12是3的倍数,又把学生举的一个3的倍数的例子有目的地写在黑板上结合起来看,引导学生说出3的倍数还有哪些。学生在举例子时说出来的数是无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地找出3的倍数,促使学生去关注思想方法,并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感受有序的思想方法。

  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比赛的形式要求学生有序地写出2、5的倍数,然后在整体观察2、3、5倍数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讨论,一个数倍数的特点。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念的能力。

  (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从例中看出4、3、6、2、12、1都是12的因数,那我们可以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先让学生独自找36的因数,再指名几个学生说说是怎么找的,通过几位学生找的方法的比较得出较合理的方法。接着又找了15、16的因数,归纳出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四)全课小结

  (五)巩固练习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我又补充了两个练习:

  1、判断题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出示几张数字卡片。从中选择只有倍数和因数关系,比谁选择得多。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能干的双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艺术课中的第五课,我选择本活动是由于:一年级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本单元通过游戏、画画、舞蹈以及手语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双手不但能劳动,从事艺术活动,还能传达情感。使学生有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理解一个简单的道理——艺术源于生活。

  此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双手手,知道双手的用处,对自己的双手感兴趣并萌发保护双手的意识;本活动灵活性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我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1、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双手,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

  2、激发学生有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3、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双手不但能劳动,从事艺术活动,还能传达情感。理解一个简单的道理——艺术源于生活。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活动教育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确定为:歌表演《小孔雀告诉你》中傣族舞蹈的学习和编排。活动的难点为:培养劳动观念和爱劳动的意识及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活动准备:根据学生喜欢玩游戏和展示自己的特征,根据幼儿己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准备了卡片材料,小手图片。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印象。

二、说教法

  1.游戏法: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许多乐趣。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所以在活动中多处采用比赛游戏,如:组织学生找朋友、我来做,你来猜等游戏,在游戏中使幼儿自然习得对手的认识,知道了手能做许多事情。

  2.创设情境法:通过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运用故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学习兴趣。通过介绍傣族人民,巧妙地把音乐与双手联系起来,从而拉近了孩子与音乐的距离。

  3.激趣法:就是围绕活动内容,通过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年龄小,经验少,在引导幼儿认识小手作用时,采用了我来做,你来猜的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围绕手有什么作用,我的小手本领大,通过游戏达成共识完成教育目标。

三、说学法

  游戏法贯穿于活动始终,有趣的我来做你来猜游戏,引发了幼儿的兴趣;讨论法、谈话法引领学生认识手的作用;经验感知法的运用使学生在游戏和探索中知道小手能做许多的事情,通过编排舞蹈动作和手语,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双手不但能劳动,从事艺术活动,还能传达情感。

四、说教学程序

  本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包含了说、做、画、跳等形式,我采用猜字谜引入----师生互动----探索感知----创设情境 感性引入----谈话小结的教学流程,逐步深入,环环相扣,自然达成教育目标。

  (1)、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活动开始,教师以游戏,谜语引入活动,诱发孩子的活动兴趣。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以游戏引入活动,能有效的吸引孩子,引发孩子的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发孩子对小手的兴趣,就为下一个环节手的作用做好了铺垫。教育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此游戏活动能够面向全体,能力差的、胆子小的学生也能体会到成功和快乐。

  (2)、配音乐做画----画小手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画出自己的小手,使学生更深一步的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游戏能引发幼儿的兴趣,而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画小手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开心和快乐中巩固了学习的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

  (3)、创设情境 感性引入(学习《小孔雀告诉你》舞蹈)

  老师拿出一个礼品盒说:“今天是小孔雀的生日,小孔雀的好朋友帮它举行了一个音乐会,邀请了许多朋友参加,还请了老师,所以老师特意买了一个礼物要送给它,老师很想带同学们一起去参加,好吗?”

  设计意图:【运用故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学习兴趣】

  1、介绍小孔雀的家(打开课件——景色)

  师:看!小孔雀的家就在这里,这里是我国云南省边陲的西双版纳。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

  设计意图:【观看图片,引发联想、想象。】

  2、感知傣族音乐特色(打开课件——音乐片段)

  师:听!山寨传来了动听的音乐,音乐会开始了。

  提问:①听到音乐你有什么感觉?②猜猜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师:这里居住着傣族人民。他们热情、善良、能歌善舞,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双会表演的双手。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傣族人民,巧妙地把音乐与双手联系起来,从而拉近了孩子与音乐的距离。】

  3、自悟学法 积极体验

  师:刚才有一位同学悄悄告诉我说也想在音乐会上表演节目,老师提议我们大家一起学一首小孔雀的舞蹈,集体在音乐会上表演怎么样?

  ①教师示范舞蹈动作

  第二遍教师边舞边唱,学生击掌配合。

  ②学生结组编舞(发艺术之手荣誉称号)

  4、为学生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拓展学生的经验。并学会用双手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本环节由老师创设情境,有学生展开活动。这里为学生创设了舞蹈情境,使孩子在舞蹈中自己发现手能做许多事情,通过手语表演的情境,使学生情感态度得到升华,并为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五、结束活动

  最后在智慧树上印下自己的小手印,留作永久的纪念,放入自己的成长袋。在轻松愉快的舞蹈氛围中,结束本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