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3)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做一回服装设计师》是江西版八年级新教材第7章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服装整体风格的认识以及对着装美的鉴赏,进行服装设计。它将美术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⑴、了解基本的服装文化。

  ⑵、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⑴、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⑵、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进行服装设计练习。

发展目标:

  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⑵、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及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

  ⑴、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心态、生活信息和审美情趣。

  ⑵、在欣赏与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造型能力和色彩的基础知识,形成了自己基本的审美倾向,所以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服装文化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思路。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进行服装设计练习。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因而采用制作的辅助教学,在教法上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体验法:

  教师和学生分别展示服装的影视或图片资料,体验不同职业、款式、造型、色彩等服装因素及文化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服装设计的兴趣。

2、演示法 :

  教师或学生对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进行演示,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的学习用不同材料表现服装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效果。

(二)学法

  主要是利用展示服装设计相关的知识内容、图片资料以及设计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观察、绘画、剪帖”的方法给予指导。

三、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利用视频展示时装秀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服装带来的美感,让学生发现美。接着过度谈话:(服装,最初是为御寒而出现的,它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个人的审美和素质的体现。服装通过款式、图案、色彩、面料和配饰等因素,反映出着装者的时代、地域、民族、职业、生活信念和审美趋向。那么,大家想知道怎样合理的设计制作服装,才能穿出自己的品位来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做一回服装设计师吧。)

板书课题:做一回服装设计师

(二)新课教学

1、感知课文,结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问题:你喜欢怎样的服装?你还了解哪些职业服装?)

2、教师利用简单介绍服装设计过程的几个环节:

  ⑴、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

  ⑵、服装的色彩搭配设计:(同类色、对比色、近似色)

  ⑶、服装面料的选择:(如:棉质、柔软等)

3、教师利用展示用各种材料、形式所表现的服装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本校设计服装的课堂实践:

  ⑴、效果图的绘画:

  ⑵、用简练的线条勾画人体的轮廓,用碎布或彩纸剪贴服装。

  ⑶、根据自己的设计稿,利用手中的废旧才材料进行裁剪制作。

(三)评价与欣赏

  收集学生作品,让学生把设计好的作品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1、在这次服装设计制作中,你主要侧重哪部分的设计?(款式、图案、色彩、面料和配饰)

  2、在这次服装设计制作中,你与同学的交流和协作方面有什么感受?

(四)课后延伸

  1、办一个服装设计作品展或以班为单位进行服装发布展示表演。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人们的着装,感受服装的美感。

  3、运用所学的知识购买和定做衣服。

四、教学反思

  课外我要求学生在对学生装特色认识的基础上,为我校设计校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更加熟悉掌握本课内容,使他们留意并感受生活中的美感。

五、板书设计

  做一回服装设计师

一、服装设计过程的几个环节:

  ⑴、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

  ⑵、服装的色彩搭配设计:(同类色、对比色、近似色)

  ⑶、服装面料的选择:

二、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方法

  ⑴、效果图的绘画:

  ⑵、用简练的线条勾画人体的轮廓,用碎布或彩纸剪贴服装。

  ⑶根据自己的设计稿,利用手中的废旧才材料进行裁剪制作。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点 一 )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课本第二册第二单元《音乐的情感表达》的第一课时??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它是一节欣赏课。欣赏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根据《大纲》要求,通过欣赏民族民间音乐,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扩大音乐视野。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但他们理解音乐、表示音乐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提高。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启发同学体会瑶族人民在欢庆节日的热烈歌舞局面

  中欢乐幸福的心情。

  2、使同学初步感受民族管弦乐队的表示特点,培养同学爱我中华的情感。

  从学习目标不难看出,本节课主要培养同学理解音乐、表示音乐的能力。引导同学展开积极的想象,提高表示音乐的能力是本节的重点;难点是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法( 点 二 )

  1、( 点击 )情境法:由于本节课是欣赏课,所以我选用“情境法”教学,这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了虚拟的“瑶乡之旅”。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使同学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表示的意境,从而提高同学对音乐的感受、欣赏能力。

  2、感知理想实践:

  从初中生的欣赏心理分析,音乐欣赏一般都是由感知欣赏开始的,感知只能获得表象认知,因此还必需引导同学在这个基础上不时提高,进入对其实质的理解,无论是理解音乐,还是表示音乐,都是一个发明新形象的过程,而发明新形象必需借助于想象。感知也好,理解、想象也好,最终都要表示在实践运用上。所以,这节课我采用“感知??理解??想象??实践”的欣赏教学模式,并结合“情境法”等教学方法,使同学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并展开丰富的联想,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同学的欣赏能力,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说学法(点 三 )

  在同学学习方法上,我选择“欣赏法”。日本教育家铃木认为:天赋不是天生固有的,音乐的耳朵可以在听力训练中得到,多练习就多出效果。音乐欣赏又是发展听觉才干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通过欣赏,能使同学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只做简单提示,给同学尽可能大的空间,让同学自身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点 四 )

  在这一局部,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兴趣引入;初听乐曲 , 获得感知;分段理解 , 想象创作;整体欣赏 , 参与实践.

  1、创设情境、兴趣引入(点 1 )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的前几句音乐(点标题),引导同学考虑:

  ①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多少个成员?你都知道哪些?

  ②有没有谁到过某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地旅游,请到过的同学对这个民族作简要解说。

  2、初听乐曲,获得感知(点 2 )

  看来,同学们对少数民族了解的还真不少,下面,我要放一段根据少数民族音乐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听后请大家告诉我: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些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同学们听完后,可能会说出乐曲的情绪、有很多种乐器在演奏或者说好象很多人在跳舞等等)然后,我继续引导同学:(点问题)

  这么美妙的音乐来自哪个民族?这个民族又具有什么特点呢?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所以,我来告诉大家,这首曲子来自瑶族。大家想不想了解瑶族并和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交个朋友呢?同学们一定会说:想。

  3、分段理解,想象创作(点 3 )

  下面,就让我们乘上多媒体快车,我来做导游,带领咱们全班去瑶乡旅游一圈如何?同学们一定会兴趣大增,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给同学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笼统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了。

  旅游了一圈,天色已晚,同学们也累了,看!热情的瑶族朋友正在为我们准备篝火晚会呢,看来,我们又可以欣赏一台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晚会了。不过,在晚会开始前,我们的瑶族朋友有一道题目要考考大家:

  听下面几段音乐,任选一段,想方法把你听后的感想表达出来,可以画画、可以给音乐填词,并说说自身的想法。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黑格尔曾说过(点问题):“最杰出的艺术身手就是想象”。通过同学们的创作,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经表达出了乐曲的情感,本节课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4、整体欣赏,参与实践(点 4 )

  在这个环节,我将引导同学积极向瑶族朋友学跳长鼓舞,让每一个同学都动起来,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所以,我这样对同学们说:大家刚才创作得都非常好,我们在瑶乡旅游一天了,对瑶族也有了很多了解,我们还了解到瑶族的长鼓舞是很有特色的。现在,晚会已经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开场舞《瑶族舞曲》,就让我们在美丽的篝火旁,和我们的瑶族朋友一起,尽情地唱起来、跳起来吧!接着,我和同学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起了欢快的瑶族长鼓舞,这时的课堂,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有人唱歌,有人跳舞,还有同学拿着打击乐器在为乐曲伴奏呢。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