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2

  《琥珀》说课稿

西渠完小 白国本

一、教材分析:

  《琥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介绍琥珀的科普文章。文章大致从琥珀的形成过程、被发现过程、科学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想象的准确;二是体会作者推测琥珀形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内容。

  2、会读写“琥珀、飒飒、拂拭、澎湃、黏稠、松脂”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引导学生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难点:

  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三、设计理念:

  1、、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引导学生多议、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体验、感悟,注重体验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琥珀欣赏:(课件出示琥珀视频)

  2、设悬,教师导入:

  要知道在世界上,琥珀里面有一个小动物并不稀奇,而最稀奇的是在这块琥珀里同时存在着两个小动物,还有挣扎过的痕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先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对琥珀有一个初步了解,再给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课文中的字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新课时首先扫清课文中的字词障碍,并且强调学生易写错、难写的字,提醒学生在今后运用的时候不能写错。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已经一定的自学能力,读课文后我提出了两个小问题(2、课文写的琥珀是什么?课文中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从而了解学生读书的效果和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情况。

(三)、学习琥珀特点部分

  通过学生的看,通过学生的读,通过学生的说,以及学生的概括从而充分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习松脂球形成的部分(2—9自然段)

  (1)、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

  (2)、课件出示模拟动画——松脂球形成的过程(学生观看动画) 点拨学生朗读描写事情凑巧的段落。学生默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3)、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出松脂球形成的相关条件。

2、学习形成化石部分(10—12自然段)

  (1)、过渡:松脂球的形成我们都了解得很清楚了,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由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0—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松脂球成了化石的原因,同桌之间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松脂球成为化石的原因。

3、小结复述琥珀形成的过程

  精读课文这一板块是本堂课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看、读、思、议、画等手段,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逐步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条件,体会科学家合理的想象。]

(五)、谈体会、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力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五、课后反思

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纸工活动《剪窗花》。

一、说教材。

  纸工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之一。窗花是中国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它是用纸折叠剪成的。以前中国人过年就用红纸剪出好看的图案,贴在窗户上,就成了窗花,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它形态各异,有着对称的美。窗花的折剪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等折剪法。各种剪法之间有一定的相通性,变化规律可在不断地尝试中逐渐发现,窗花上的花纹可以自由变化,完成后相当有成就感。而且剪好的窗花还可以用来美化我们的环境,装扮自己的窗户、能给幼儿带来美的体验。幼儿在剪剪玩玩中动脑、动手,乐在其中,能在快乐中学习剪、折技能,提高审美情趣。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逐渐地对一些民间艺术很感兴趣。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审美经验和剪的技能,为学剪窗花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窗花对称、形态各异的特征、生动有趣的图案很能吸引幼儿,他们非常乐意学习窗花的各种折、剪方法。新《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此内容非常符合新《纲要》的精神,也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我选择了这一教学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目标:

  1、引导幼儿在感受窗花美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和交流等形式学习折、剪出多种形状的窗花,提高幼儿的折、剪技能。

  2、激发幼儿对剪纸艺术的兴趣,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学习剪对称的图案上,活动的难点是:要求幼儿尝试用剪刀剪出多种不同的美丽图案。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窗花范例六个。剪窗花的步骤图两个

  2、各种彩色方形纸若干,剪刀,装纸屑的塑料篮。

五、 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我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本次活动我运用了观察、比较法,直观法,讲解示范法、质疑法、尝试法、图示法。

  1、运用尝试体验法,让幼儿通过自己探究获得初步的经验认识。观察、比较法,直观法,、质疑法、图示法:让幼儿感受到折剪的不一样,剪出来的窗花也不一样,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不同的折剪法或看图示自主探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讲解示范法:讲解演示是本次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的重要步骤。

六、说教学流程:

  (一)窗花展。

  运用欣赏感知法,创设幼儿自我探索学习的环境。引导幼儿感受窗花美,培养幼儿对窗花的欣赏情趣,激发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主要指导:看了这些美丽的窗花,你们发现了什么?观察探索窗花的特征。(色彩美、对称美、镂空美、折剪成的等)

  (二)老师示范讲解窗花的剪、折方法

  你们想不想学剪窗花?先看老师剪一朵,等下请你们来剪。

  重点强调:画了阴影线的地方要剪掉,没有画阴影线的地方不能剪断。

  (三)幼儿自主探索尝试剪窗花。运用尝试体验法,让幼儿通过自己探究获得初步的经验认识。教师耐心地观察,恰当的运用表扬、鼓励等手段,引导幼儿追求克服困难的愉悦心理。

  主要指导:

  1、请你们看着图示或自己折、画学剪窗花

  2、请你们注意三点:

  ①把碎纸扔到塑料篮里,保持桌面干净。

  ②记住你是怎么折、怎么剪的?等一下要请你介绍给大家听。

  ③如果你对展板上窗花感兴趣,或者你剪不出来,你可以去拿下来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再试着剪。

  3、你剪出了一个什么形状的窗花?

  4、你认为还可以怎么剪,会更漂亮呢?(将幼儿的作品展出)

  (四)交流探索经验。

  幼儿示范法、质疑法、尝试法、图示法等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共同探索,获得经验的提升。从而自然地解决重难点。主要指导:折、剪的方法不一样,剪出来的窗花也不一样,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不同的折剪法或看图示自主探究。

  (五)再次操作、探究。

  让幼儿在自我学习、相互学习中,获得自身整体能力和经验的增长,并体验探索成功的愉悦。主要指导:让幼儿在展出作品中, 比较前后的作品的变化,哪朵窗花最美?本环节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表现自我、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后的喜悦情境,激发幼儿不断探究新方法愿望。

  (六) 展出幼儿作品。

  把幼儿前后剪出的作品分别展出,让幼儿比较前后的作品,哪次剪的窗花更美?本环节旨在为幼儿创造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情境,激发幼儿不断进取的欲望。整个教学活动自然探索中结束。

七、活动延伸:

  把窗花贴在教室的窗户上。激发幼儿剪窗花的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