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消费者权益政治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维护消费者权益政治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的第二框题,其主要内容包括消费者要增强权利保护意识和能力,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维权的途径。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对于增强他们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是大有益处的。因此,本框的内容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规定,确定本框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消费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知道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寻求解决的一般途径。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智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当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理性消费,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培养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思品课的教学要注重“导行”。本课学习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懂得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因此,“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是本课教学重点。

  青少年学生作为消费者,他们的合法权益常常收到侵害,但他们的维权意识比较淡薄,维权能力也不强。而要短时间内增强学生的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增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宜采取活动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努力实现“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雾里看花”,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

  教师由此导入新课:我们作为消费者如何炼就一双“慧眼”,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维权的途径有哪些?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社会现象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2.互动合作,探究学习

  活动一:模拟购物──学消费

  让几个学生模拟购物的情景,学生讨论回答:

  (1)在现代社会,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2)经营者为了招徕消费者,经常使用哪些“手段”?

  (3)面对种种促销,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受,明确消费者应该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正确行使消费者权利,选择合理的消费行为。

  活动二:知识竞赛──练慧眼

  举行消费知识竞赛,让学生抢答以下题目。

  (1)请说出下列几个电话分别属于哪一类投诉电话。

  12315(消费维权投诉热线);12358(价格投诉热线);12365(产品质量监督热线)。

  (2)消费者在购物时为什么要索取发票?在接受购物凭证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消费者?

  (4)消费者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商品质量或服务质量问题,投诉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寓教于乐。同时,在知识竞赛中学生又掌握了一些消费知识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

  活动三:七嘴八舌──话维权

  多媒体显示:初中生李明在超市买了一袋五角钱的零食,与同学分享时才发现是“三无”产品。同学甲认为:应去超市讨个说法。同学乙认为:只为五角钱,小题大做,自认倒霉算了。李明该怎么做呢?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上述问题,然后派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当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活动四:出谋划策──说维权途径

  案例:王先生从家具店购买了一套真皮沙发。一个月后,发现数十条蛀虫咬穿了沙发的真皮。王先生拆开少发,发现木架已有多个虫孔。

  讨论:王先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权?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学生对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就会有明确的认识。

  3.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由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4.课堂练习

  材料一:山东省即墨市男子杨某自2011年5月至11月间,从即墨市周边乡镇收购生猪,拉至其租住的厂房内给生猪注水,后由即墨市一生猪屠宰场代宰后销售。2011年11月以后,杨某将收购的生猪在其厂房内注水后自行屠宰销售。上述期间,杨某共组织生产注水白条肉50万余斤,销售金额价值人民币590余万元。201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即墨市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八十万元。涉案其他四人也分别被判处不同的刑罚。

  材料二:漫画“‘精’养”。

  材料三:王大妈在某超市购买了一壶5升的花生油,结果发现油已变质。王大妈要求超市退换,遭到拒绝。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法院对杨某等人判处刑罚体现了法律具有什么功能?

  (2)请你对材料二所讽刺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3)请你告诉材料三中的王大妈可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

  (1)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或制裁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的利益)。

  (2) ①这种行为是不道德行为,违反了诚实守信的原则,缺乏社会责任感,应受到道德的谴责。②这种行为更是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3)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设计意图:此题紧扣社会热点,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要正确解答此题,既要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也要用到以前所学的知识。因此,将此题作为本节课的课堂练习题,将收到较好的效果。

【维护消费者权益政治说课稿】相关文章:

1.维护消费者权益作文

2.八年级思政治自发维护正义说课稿

3.维护消费者权益宣传标语

4.《维护消费者权益》教学反思

5.努力维护公平说课稿

6.第八课《维护消费者权益》教学反思

7.维护消费者权益之网购篇作文

8.《文化与经济、政治》高二政治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