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烽烟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战争的烽烟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的第一篇课文,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开篇课。从这节课开始,学生将开始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因此,本课在全册教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入作用。

  (二)教材结构:

  1.导语

  2.正文: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中英《南京条约》

  ③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

  3.文后学习内容和建议:

  ①每课一得 ②材料阅读 ③自我测评 ④活动建议

  (三)内容标准:

  1.能够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能够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烟毒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指导思想:

  (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动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等)和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

  (二)以知识结构为基础,理清线索,使教材知识系统化。如: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后,向中国大量倾销烟毒;林则徐查禁烟毒,并在虎门销烟→英国政府为保护烟毒运输,借口发动烟毒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以魏源为代表的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通过板书,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通过提问、讨论,达到使学生多种器官协调合作,多次信息综合反馈的作用;并充分利用“想一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

  由于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在导入语的`设计上要体现本节课兼有全书导入课功能的特点,而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导入语:

  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她昂首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当中国历史步及近代后,中国社会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外部冲击,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蹂躏,最后远远地落在世界的后面。中国在步入近代的门槛时,重重的摔了一跤,之后又跌跌爬爬。中国,这个古代巨人到底怎么了?中国人在这百年多的时间里,都在做什么?我们只有很好地去学习中国近代史,才能形成完整而准确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放映一段“虎门销烟”的影片剪辑(英国向中国倾销烟毒片段)。这样做的优点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留下的印象深、效果好。

  然后设问:看了以上的剪辑,请同学们想一想:剪辑中说明了一个什么历史事件?在学生回答后,再设问: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运输烟毒?这样可以与导入紧密相连,并能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允许多种不同的想法。然后指导学生从书中得到答案。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英国商人向中国大量倾销烟毒主要是为了牟得暴利。

  2.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个材料:

  18xx年~1838年英国烟毒输入数量:

  年 代 18xx年 1821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烟毒运输数量 4570箱 5959箱 19956箱 30202箱 40200箱

【战争的烽烟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1.战争教师说课稿

2.散文:烽烟远去的高原古边城

3.不见烽烟见炊烟阅读答案

4.战争的孩子作文范文

5.八年级历史《北伐战争》说课稿

6.作文与战争

7.关于战争的作文精选:没有硝烟的战争

8.战争与和平作文资料有关战争的作文

9.写战争的作文:我要控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