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3)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语句的不同语气。

  3.感知“地心引力”的科学常识,有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课前准备

  1.生字学习课件,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的动画。

  2.“磁石引力实验”“两个地球同时落地”的实验用具。

第 一 课 时

激趣导入

   1.老师将自己的手贴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手的轮廓。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画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画出的`小手问:“这些小手都能做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双特殊的手──(师板书:地球爷爷的手)

  “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它能做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地球爷爷真有手吗?是什么样的手呢?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讨论交流,领会内容

  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

  a.请小朋友用吸铁石来吸一吸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

  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

  b.演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动画。

  c.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

读文记字

   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学生自识生字的情况,并进行正音。提醒易错字音:俩(liǎ)、引(yǐn)。

  3.用生字组词扩词。

  4.同桌互读互听互纠正。

第 二 课 时

趣味朗读,深入领会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

  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

  小兔──有礼貌、惊奇;

  猴爸爸──慈祥、和蔼;

  地球爷爷──稳重、有力。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觉到的地心引力。

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观察要写的字。(本课全是左右结构的字)

  3.师范写“球”“刚”,同时提醒: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师巡视辅导。

拓展实践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试验: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跳”的画面,讨论:在月球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跳那百度一下么高呢?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3.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提炼议论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导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培根)

  二、理清思路——提炼主旨

  1、文章运用了怎样的结构?(总分总)

  第1、5段是总说,2、3、4是分说。作者的思路是先总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的根本原因,再分述读书能增广知识,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能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与好书结缘使人具有崇高追求、高尚情趣,使人“向善”、“避恶”,最后再重申主旨,与开篇呼应,用“所以——”句完成因果论证。大家可以看到最后一自然段:“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个结论句,是逐层深入论述的,是中心论点,与开头呼应。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那作者严密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希望大家在写作文时能好好借鉴作者的结构。

  2、找每个段落的中心句

  3、分析中心句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文章的中心观点,感悟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知识——精神——行为

  三、精读文章——思考质疑

  1、如何理解第一段中的“浩瀚”和“丰富”?

  2、作者认为读书有那两个方面的作用?

  3、“知识的增广”和“精神的感化和陶冶”有何不同?哪一个更加重要?

  4、阅读中,应该选择怎么样的书?为什么?

  5、谈谈你现在对哪类书籍感兴趣?为什么?以后呢?

  四、论证方法——学习写作

  1、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顺序能不能换?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2、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模仿第三段文字试着写一段证明中心论点的文字。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第一课时

  一、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板书课题]

  井底之蛙

  [出示生字卡片]

  检查读音。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样的地方,鳖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样的井里?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谈谈你的认识

  3、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和相关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4、鳖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三、对青蛙和鳖的不同见识,感受青蛙的浅陋无知

  1、提问:他们的生活环境差别这么大,青蛙却仍然自吹自擂,尽情的夸耀

  2、谁愿意告诉大家,鳖和青蛙为什么对井有不同的态度?

  3、听了鳖的话青蛙有什么表现呢?

  [板书]

  “井底”、“大海”

  4、指板书小结:青蛙盲目自大是因为它的见识浅薄。

  5、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像青蛙一样没见过世面却又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

  你最喜欢读几句,读给大家听听。

第二课时

  一、指读课文

  二、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发

  三、表演“井底之蛙”,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来到海边之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见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井底之蛙”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对比古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

  师范读古文: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对照古文找出课文中相关段落。

  跟读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顿和朗读的节奏

  五、课堂练习

  1、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

  2、听写生词

  3、写一写:为什么青蛙原来觉得自己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