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九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1-08-3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列式表达。

  3.学生能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经历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4.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小棒,桃子图片

  教学过程:

  预习设计:

  9+5= 9+7= 8+9= 15-5= 2+9=

  9+8= 8+8= 17-7= 18-8= 19-9=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3分钟)

  1.交流预习作业,选择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说说自己在计算时是怎样思考的。

  2.师:在做9+8时你是怎么想的?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在计算17—7的时候你又是怎么想的?

  3.师:如果老师将17—7变成17—9你还会解答吗?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几的题目。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8分钟)

  1.学习例题

  观察情境图。

  (1)师:让我们一起去小猴贝贝的水果店看一看,有没有新鲜的桃子。

  (教师出示课本第1页的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说说图的意思,同桌交流。

  师:小猴贝贝一共有13个桃子,小兔乖乖买了9个。还剩多少个?该如何列式呢?

  学生列出算式。

  13-9=

  2.探究13-9的计算方法.

  师:13-9等于几呢?请小朋友们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摆自己的思考过程。并跟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边说边用小棒操作。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预设9分钟)

  1.指名上台摆一摆,边摆边说。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和你的方法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就比一比,谁的方法更方便?

  (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选择合适的算法。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很多的好办法帮助小猴子,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为什么?

  3.尝试用刚才的方法计算课开始时提出的17—9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0分钟)

  1.基础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茄子先生左边的问题:先照样子摆出12根小棒,拿走9根,还剩多少根?自己动手操作并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2)组织交流。

  (3)学生独立完成右边一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你能用三句话说说图中的意思吗?

  (2)集体校对,请会算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方法,其他小朋友跟着说一遍。

  (3)独立计算,后集体交流。

  (4)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第3题,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算完后可以跟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算法。

  (2)组织交流。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蚂蚁也推来了一些算式请我们帮忙,自己先准备一下,边想边算,一会儿我们开火车,好吗?

  学生轻声计算。

  开火车。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并看看算式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集体交流反馈。

  五、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1.今天学习了什么?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十几减9的知识。在这堂课上有许多的小朋友表现得很出色。大家不仅学会了正确的列式,而且计算时方法

  多样,老师觉得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