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金字塔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能量金字塔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1.知识方面 描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并指出其研究思路;分析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2. 能力方面 有关能量流动的系统分析、数据处理和综合思维的锻炼;应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从能量方面认同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生命系统;认同能流规律对社会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教学用具

  标签

  教学过程

  1.问题探讨导入

  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在荒岛上,那么使自己活的最长的办法是 :

  (1)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部分玉米喂鸡,吃鸡生产的蛋,最后再吃鸡

  2.能量流动的概念

  提出问题:

  (1)在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中与能量相关的概念有哪些?

  (2)请用概念图的形式,建立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

  3.能量流动的过程

  多媒体播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并提出问题:

  (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能量流动的起点和渠道是什么?

  (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

  (4)各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又是什么?

  (5)各营养级能量的去路有哪些?请以生产者(第一营养级)为例说明. 以生产者为例,说明生产者的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再以初级消费者为例,说明消费者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总结摄入量和同化量的关系。

  ①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②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利用) 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总结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过程。

  小结: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形式不断转换,如太阳辐射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于有机物化学键中的化学能;动物通过消耗自身体内储存的化学能变成机械能。在这些过程中,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消灭,只能按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提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很大部分被各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通过呼吸作用以热的形式散失。散失到空间的热能不能再回到生态系统参与流动。 引入: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

  4.能量流动的特点

  展示: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解,并组织讨论:

  (1) 根据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解完成下列表格

  (2)根据“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计算相邻两个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在多大范围内?

  (3)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会百分之百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通过讨论,总结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引出:能量金字塔。展示: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多媒体演示课本图5-9

  提出问题:

  什么叫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说明了什么问题?

  5.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讨论:“问题探讨”中的素材,引出“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请你设计一个改进“桑基鱼塘”的方案,使能量更充分有效地得到利用。 提出问题:

  (1)草原如何放牧,才能达到既产畜量高又不会导致草场退化的目的?

  (2)农田的农作物怎样经营才能给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

  6.总结

  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我们知道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能量是一切生命的动力,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维持各个营养级的生命和繁殖后代,使得一个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

  板书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1、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四、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